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
光的色散
高频易错题集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常见的生活情境,由光的色散产生的是( )
A.五颜六色的花朵
B.五彩缤纷的焰火
C.色泽鲜艳的彩虹
D.眼花撩的霓虹灯
【考点】光的色散.
【分析】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
【解答】解:A、五颜六色的花朵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物体所能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与色散无关,故A错误;
B、五彩缤纷的焰火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物体所能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与色散无关,故B错误;
C、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C正确;
D、眼花撩的霓虹灯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物体所能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与色散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2020年7月21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临沂上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奇观,下列光现象中与“彩虹”的形成原因不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放大镜把字放大
C.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考点】光的色散.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光的色散现象等。
【解答】解:题目中的“双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射形成的;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正确;
B、放大镜把字放大也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B正确;
C、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也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C正确;
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这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光不属于色光的三原色的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蓝光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
【解答】解: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因此黄光不属于这一范围。
故选:B。
4.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彩色电视机是利用三原色合成各种色光,出现多彩的画面。
【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故选:B。
5.某同学手上有两朵花,一朵是黄色的玫瑰花,另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当在暗室中用红色的光照在这两朵花上后,他看到两朵花的颜色分别是( )
A.玫瑰花呈黄色,水仙花呈白色
B.玫瑰花呈红色,水仙花呈白色
C.玫瑰花呈红色,水仙花呈红色
D.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红色
【考点】物体的颜色.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
【解答】解:
当红色的光照到黄色的玫瑰花上时,黄色的玫瑰花将红色光吸收,没有色光反射,即看上去是黑色的;
当红光照射到白色的水仙花上时,白色的水仙花能反射红光,白色的水仙花反射的红光进入人眼,看到白色的水仙花是红色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春暖花开,小华同学家中的一株君子兰盛开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花朵红色,是因为花朵吸收了红光
B.叶子绿色,说明叶子的光合作用最需要绿光
C.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株君子兰,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D.花间的阴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物体的颜色.
【分析】(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的颜色来决定的;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3)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
A、花朵红色,是因为花朵只反射红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呈现红色,故A错误;
B、叶子绿色,是因为叶子只反射绿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呈现绿色,故B错误;
C、我们能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株君子兰,是由于光射到君子兰上时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C正确;
D、花间的阴影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7.2020年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为了尽早发现感染者,快速有效的体温测量非常重要。目前广泛使用“体温枪”主要是接受人体辐射的(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考点】红外线.
【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常用于电视机遥控器,测体温等。
【解答】解:目前广泛使用“体温枪”主要是接受人体辐射的红外线。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如图所示,空调维护人员所用的“测温枪”能远距离测量出空调工作时的温度,主要是利用了( )
A.超声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考点】红外线.
【分析】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穿透力强:航空摄影;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
【解答】解:
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故B符合实际。
故选:B。
9.下列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无线鼠标
B.夜视仪
C.LED
灯
D.验钞机
【考点】紫外线.
【分析】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解答】解:
A、无线鼠标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LED灯发出的是可见光,故C不符合题意;
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生活中的器具,用到紫外线的是( )
A.验钞机
B.电视遥控器
C.浴霸
D.感应式水龙头
【考点】紫外线.
【分析】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使荧光物质发光、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等;红外线可以用来制作红外线夜视仪、红外遥控器等。
【解答】解:
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故A符合题意;
B、电视遥控器工作时发出的是红外线,故B不符合题意;
C、浴霸会发出红外线,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感应式水龙头是靠红外线控制出水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 色散 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绿 、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考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复色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解答】解:
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经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发生色散现象形成的;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故答案为:色散;绿。
12.2016年春季,由于政府措施得力,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得到成功遏制,分析检测得知,高温及 紫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都很容易将H7N9病毒杀死;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绿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紫外线.
【分析】(1)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解答】解:
光谱紫光以外的光为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紫外线的作用有:①杀菌作用、②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③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能够发出紫外线使钱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故答案为:紫外线;绿。
13.如图是本次期末考试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吸收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反射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考点】物体的颜色.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解答】解: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答题卡时,黑条纹将光吸收,白条纹将光反射,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故答案为:吸收;反射。
1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科研部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 电磁 波。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3×108 m/s。
【考点】红外线.
【分析】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均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解答】解: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故答案为:电磁;3×108。
15.2020年2月,安徽芜湖生产的负压救护车,交付湖北抗疫一线使用。这种车最大的特点是负压。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 低于 (填“高于”或“低于”)外界大气压,这样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且可以利用真空泵将车内的空气通入特制的电热丝容器内进行高温消毒后排出。车上还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个套抢救设备,安装了消毒灯、中心供氧接口等,消毒灯是利用 紫外线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消毒的。
【考点】紫外线.
【分析】(1)负压救护车是利用负压技术是使救护车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
(2)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和消毒。
【解答】解:
(1)负压救护车是利用负压技术使救护车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这样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2)由于紫外线能杀毒和消菌,所以消毒灯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低于;紫外线。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 一定不 是白光(一定/一定不/可能)。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熔化 (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 吸收 热(吸、放)。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3.84×105 km。
(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剌向你,你可以利用 平面镜。 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光的色散.
【分析】(1)根据“激先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可填空;
(2)根据“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结合物态变化分析;
(3)已知光速v和光传播的时间t,代入公式s=vt算出光传到月球到返回的总路程s,除以2得到地月间的距离;
(4)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解答】解:
(1)因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先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熔化(或汽化或升华),熔化(或汽化或升华都需要吸收热量。
(3)由v=可得,光由地球传到月球再回到地球的总路程s=vt=3×108m/s×2.56s=7.68×108m,
地月间的距离为s1=s=×7.68×108m=3.84×108m=3.84×105km;
(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剌向你,利用光的反射,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反射回去。
故答案为:(1)一定不;(2)熔化;吸收;(3)3.84×105;(4)平面镜。
1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白光LED灯
目前,常用的白光LED以蓝光LED为芯片,其上涂有黄色荧光粉。通电后,LED芯片发出蓝光,其中一部分照射到荧光粉上,荧光粉发出波长比蓝光长的黃光,该黄光与另一部分蓝光混合射出,人眼便感觉到白光。生活中常用的白光LED灯是将多个白光LED连接而成的。
实验表明,白光LED的发光强度与其通过电流的占空比成正比。通常通过LED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电流的占空比D=t0/T.在电流周期T小于人眼视觉暂留时间(约0.1s)的情形下,人眼便感觉不到灯的闪烁。
人眼对亮度的感觉(即“视觉亮度”)与LED发光强度变化并不一致。当光强度均匀增大时,视觉亮度并非均匀增加。弱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多于一倍;强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不足一倍。生活中,白光LED调光台灯的电流设置了恰当的占空比变化规律,使视觉亮度均匀变化。
(1)文中所述白光LED发出的两种色光 C
A.均由荧光粉产生
B.均由LED芯片产生
C.波长短的由LED芯片产生,波长长的由荧光粉产生
D.波长短的由荧光粉产生,波长长的由LED芯片产生
(2)白光LED灯通入图中所示电流时,在0~2T时间内,不发光的时间段为 t0~T 和(t0+T)~2T。
(3)下列是四种电流的t0和T值,它们的电流I0均相同。分别用它们对同一白光LED灯供电其中人眼感觉不到闪烁,且发光强度最大的是 D 。
A.t0=1.8s,T=2s
B.t0=0.8s,T=1.0s
C.t0=0.05s,T=0.1s
D.t0=0.02s,T=0.03s
(4)某白光LED调光台灯共有5级亮度,要使人眼对1~5级的“视觉亮度”均匀增大,下列图象中电流的空比设置符合要求的是 B 。
(5)如果将白光LED灯组装在路灯上,示意图如图2所示。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时转化为 化学 能;晚上时控制开关S与 b (选填“a”或“b”)触点接触点亮LED发光二极管。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1)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常用的白光LED以蓝光LED为芯片,其上涂有黄色荧光粉,通电后,LED芯片发出蓝光,其中一部分照射到荧光粉上,荧光粉发出波长比蓝光长的黄光,该黄光与另一部分蓝光混合射出,人眼便感觉到白光;
(2)观察图象找出在0﹣2T时间内,电流为零的时间段是不发光的时间段;
(3)在电流周期T小于人眼视觉暂留时间(约0.1s)的情形下,人眼便感觉不到灯的闪烁,根据选项求出T,然后根据电流的占空比D=,比较电流占空比;
(4)根据材料解析:白光LED的发光强度与其通过电流的占空比成正比。人眼对亮度的感觉(即“视觉亮度”)与LED发光强度变化并不一致,当光强度均匀增大时,视觉亮度并非均匀增加;弱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多于一倍;强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不足一倍;
(5)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蓄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充电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当开关与b点接触时,LED灯才接入电路,当开关与a点接触时,LED灯处于断路状态。
【解答】解:
(1)通电后,LED芯片发出蓝光,其中一部分照射到荧光粉上,荧光粉发出波长比蓝光长的黄光,蓝光由LED芯片发出,荧光粉发出波长比蓝光长的黄光,故AB都错误;荧光粉发出波长比蓝光长的黄光,蓝光波长短,黄光波长长,故C正确,D错误;
(2)由图象知,t0~T
和
t0+T~2T
时间段,电流为零,灯泡不发光;
(3)在电流周期T小于人眼视觉暂留时间(约0.1s)的情形下,人眼便感觉不到灯的闪烁;
A.
T=2s>0.1s,人眼会感到灯闪烁,故A错误;
B.T=1.0s>0.1s,人眼会感到灯闪烁,故B错误;
CD.TC=0.1s=0.1s,人眼不会感到灯闪烁,TD=0.03s<0.1s,人眼不会感到灯闪烁,
TC=0.1s时,电流占空比:DC==,
TD=0.03s时,电流占空比:DD=,
因为电流相等,DC<DD,
因为白光LED的发光强度与其通过电流的占空比成正比,
所以当TD=0.03s,灯的发光强度最强,
故C错误,D正确;
(4)A、白光LED的发光强度与其通过电流的占空比成正比,但是发光强度和视觉亮度不成正比,所以电流占空比和视觉亮度不成正比,如图是正比函数,故A错误;
BC、根据D=,在电流周期一定时,电流越大电流占空比越大,发光越强,所以可以认为M点和N点下方都是弱光,M点和N点上方方都是强光,
如图B,M点以下是弱光,电流占空比增大,光强增大,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大于一倍;M点以上是强光,强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小于一倍,图象和题意相符,故B正确;
如图,N点以下是弱光,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大于一倍;M点以上是强光,强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小于一倍,图象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
D、因为白光LED调光台灯共有5级亮度,当1级亮度时,电流不能为零,电流占空比不能为零,故D错误;
(5)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消耗了电能,将电能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储存在电池中;
当开关与a点接触时,LED灯断路,不工作;当开关与b点接触时,LED灯才接入电路正常工作。
故答案为:((1)C;(2)t0~T;(3)D;(4)B;(5)化学、b。
18.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的颜色,他在黑暗的房间用红色透明纸包住发光的手电筒,这时看到的 红 色的光,他接着用该手电照在一张用红笔写的文字的白纸上,此时他 不能 (能,不能)看清文字,因为此时字和纸的颜色 相同 (相同,不同。)
【考点】物体的颜色.
【分析】(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都被不透明物体吸收。
【解答】解:(1)红色的透明纸只能透过红色的光,因此在黑暗的房间用红色透明纸包住发光的手电筒会看到红色的光;
(2)用手电筒发出的红色的光照在一张用红笔写的文字的白纸上,白纸反射红光呈红色,文字也反射红光呈红色,所以不能看清文字。
故答案为:红;不能;相同。
19.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病毒肆虐,中国按下了暂停键,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均需要测量体温。
(1)体外红外测温仪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测温工具,该设备在无光的夜晚 能 (能/不能)使用,下列两幅图示中符合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的是 B (A/B)。
A
测温仪发出红外线,遇被测温体返回并接收。
B
测温仪接收被测温体红外线
(2)如图(甲)是实验室使用的某型号电子温度计,其“测温头”就是一个热敏电阻。小明将“测温头”拆下后接入电路图、如图(乙)所示,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温度关系的实验,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三个“测温头”的“温度一电流”图象,其中灵敏度最高“测温头”是 A (A/B/C),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增大/减小)。
【考点】红外线.
【分析】(1)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红外线测温仪工作时,把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电路运算处理后,换算转变为被测目标的线性的温度信号值,最后显示输出被测物体的温度;
(2)根据图象,比较升高温度相同时电流增加量确定灵敏度最高“测温头”,根据欧姆定律R=得出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特点。
【解答】解:
(1)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红外线热作用很强工作的,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与光照没有关系,所以该设备在无光的夜晚能使用;
红外线测温仪工作时,把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电路运算处理后,换算转变为被测目标的线性的温度信号值,最后显示输出被测物体的温度,故B图符合实际;
(2)根据丙图可知,升高温度相同时,电流增加最大的是A,故灵敏度最高“测温头”是A;
根据欧姆定律R=可知,在电压一定时,温度越高,电流越大,说明电阻越小,即电子温度计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1)能;B;(2)A;减小。
20.晒被子,可以利用太阳光中的 紫外线 来杀菌,所以晒后的被子香喷喷的,这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108 m/s。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紫外线.
【分析】(1)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常用紫外线来杀菌;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
【解答】解: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紫外线可以杀菌,所以晴天晒被子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故答案为:紫外线;3×10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
光的色散
高频易错题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常见的生活情境,由光的色散产生的是( )
A.五颜六色的花朵
B.五彩缤纷的焰火
C.色泽鲜艳的彩虹
D.眼花撩的霓虹灯
2.2020年7月21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临沂上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奇观,下列光现象中与“彩虹”的形成原因不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放大镜把字放大
C.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3.下列光不属于色光的三原色的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蓝光
4.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
5.某同学手上有两朵花,一朵是黄色的玫瑰花,另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当在暗室中用红色的光照在这两朵花上后,他看到两朵花的颜色分别是( )
A.玫瑰花呈黄色,水仙花呈白色
B.玫瑰花呈红色,水仙花呈白色
C.玫瑰花呈红色,水仙花呈红色
D.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红色
6.春暖花开,小华同学家中的一株君子兰盛开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花朵红色,是因为花朵吸收了红光
B.叶子绿色,说明叶子的光合作用最需要绿光
C.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株君子兰,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D.花间的阴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7.2020年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为了尽早发现感染者,快速有效的体温测量非常重要。目前广泛使用“体温枪”主要是接受人体辐射的(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8.如图所示,空调维护人员所用的“测温枪”能远距离测量出空调工作时的温度,主要是利用了( )
A.超声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9.下列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无线鼠标
B.夜视仪
C.LED
灯
D.验钞机
10.下列生活中的器具,用到紫外线的是( )
A.验钞机
B.电视遥控器
C.浴霸
D.感应式水龙头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
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2.2016年春季,由于政府措施得力,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得到成功遏制,分析检测得知,高温及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都很容易将H7N9病毒杀死;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3.如图是本次期末考试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1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科研部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
波。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m/s。
15.2020年2月,安徽芜湖生产的负压救护车,交付湖北抗疫一线使用。这种车最大的特点是负压。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
(填“高于”或“低于”)外界大气压,这样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且可以利用真空泵将车内的空气通入特制的电热丝容器内进行高温消毒后排出。车上还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个套抢救设备,安装了消毒灯、中心供氧接口等,消毒灯是利用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消毒的。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
是白光(一定/一定不/可能)。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
热(吸、放)。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km。
(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剌向你,你可以利用
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白光LED灯
目前,常用的白光LED以蓝光LED为芯片,其上涂有黄色荧光粉。通电后,LED芯片发出蓝光,其中一部分照射到荧光粉上,荧光粉发出波长比蓝光长的黃光,该黄光与另一部分蓝光混合射出,人眼便感觉到白光。生活中常用的白光LED灯是将多个白光LED连接而成的。
实验表明,白光LED的发光强度与其通过电流的占空比成正比。通常通过LED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电流的占空比D=t0/T.在电流周期T小于人眼视觉暂留时间(约0.1s)的情形下,人眼便感觉不到灯的闪烁。
人眼对亮度的感觉(即“视觉亮度”)与LED发光强度变化并不一致。当光强度均匀增大时,视觉亮度并非均匀增加。弱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多于一倍;强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不足一倍。生活中,白光LED调光台灯的电流设置了恰当的占空比变化规律,使视觉亮度均匀变化。
(1)文中所述白光LED发出的两种色光
A.均由荧光粉产生
B.均由LED芯片产生
C.波长短的由LED芯片产生,波长长的由荧光粉产生
D.波长短的由荧光粉产生,波长长的由LED芯片产生
(2)白光LED灯通入图中所示电流时,在0~2T时间内,不发光的时间段为
和(t0+T)~2T。
(3)下列是四种电流的t0和T值,它们的电流I0均相同。分别用它们对同一白光LED灯供电其中人眼感觉不到闪烁,且发光强度最大的是
。
A.t0=1.8s,T=2s
B.t0=0.8s,T=1.0s
C.t0=0.05s,T=0.1s
D.t0=0.02s,T=0.03s
(4)某白光LED调光台灯共有5级亮度,要使人眼对1~5级的“视觉亮度”均匀增大,下列图象中电流的空比设置符合要求的是
。
(5)如果将白光LED灯组装在路灯上,示意图如图2所示。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时转化为
能;晚上时控制开关S与
(选填“a”或“b”)触点接触点亮LED发光二极管。
18.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的颜色,他在黑暗的房间用红色透明纸包住发光的手电筒,这时看到的
色的光,他接着用该手电照在一张用红笔写的文字的白纸上,此时他
(能,不能)看清文字,因为此时字和纸的颜色
(相同,不同。)
19.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病毒肆虐,中国按下了暂停键,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均需要测量体温。
(1)体外红外测温仪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测温工具,该设备在无光的夜晚
(能/不能)使用,下列两幅图示中符合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的是
(A/B)。
A
测温仪发出红外线,遇被测温体返回并接收。
B
测温仪接收被测温体红外线
(2)如图(甲)是实验室使用的某型号电子温度计,其“测温头”就是一个热敏电阻。小明将“测温头”拆下后接入电路图、如图(乙)所示,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温度关系的实验,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三个“测温头”的“温度一电流”图象,其中灵敏度最高“测温头”是
(A/B/C),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减小)。
20.晒被子,可以利用太阳光中的
来杀菌,所以晒后的被子香喷喷的,这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