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9 22: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复习与检测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3.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铁杵成针
B.
木已成舟
C.
花香四溢
D.
火上浇油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
B.
钢铁生锈
C.
瓦斯爆炸
D.
锅炉爆炸
5.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产生耀眼的白光
B.
放出大量的热
C.
生成白色固体
D.
镁带消失
6.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7.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产生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滴
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8.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

A.增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9.小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水,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A.先用50mL量筒量取25mL水
B.接着将量好的25mL水倒入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
C.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D.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其中的水沸腾
10.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11.某学生使用游码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

A.
15.5
g
B.
14.5
g
C.
15.0
g
D.
14.0
g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
C.混凝土可以建造房屋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
1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
A.用水浇灭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干抹布扑灭
D.用嘴吹灭
14.正确量取18
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
mL量筒 ②20
mL量筒 ③50
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15.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碱液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D.少量酸滴到实验台上,应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二.填空题
16.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
17.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这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同学在称量某固体物质质量时,把物体和砝码放倒了,最后所得质量为M克,其中游码为m克,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
19
.
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
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最高;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
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
的砝码,砝码要用
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扑盖。
20.
我们知道,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用石灰水涂刷墙壁,就是利用了石灰水的这一性质。使得墙壁越来越硬。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气体。
三.实验探究题
21.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22.石灰水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在实验室中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分开来。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来进行鉴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如右图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
s
后取出,可以看到
(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2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如图)名称及主要用途。
写出①②③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写出④⑤的主要用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__________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__________(举一例);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实验室里倾倒液体药品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否则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如表中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用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否定下列观点.
序号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有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电灯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

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
一.1.D
2.D
3.D
4.D
5.C
6.A
7.D
8.B
9.A
10.C
11.
B
12.
A
13.
B
14.B
15.C
二.
16.化学,化学
17.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
白烟是石蜡?蒸气
18.(M-2m)克
19.外焰


镊子
1/3
湿抹布
20.
二氧化碳
三.
A
B
D
F
G;
C
E
G
H
I
①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瓶内是氧气,木条熄灭的瓶内是二氧化碳
②分别向两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瓶内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瓶内是氧气
23.(1)外焰
a
外焰
(2)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
24.(1)①烧杯 ②锥形瓶 ③酒精灯 ④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 ⑤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2)①灯帽 ②量筒(合理即可)
③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④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来将标签腐蚀
24.【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解答】解:有气体放出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反例: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有颜色改变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反例: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体,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体,属于物理变化;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