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宿松县花凉初中 吴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摄人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方法:
(1) 通过搜索信息和信息加工,探究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理论实质,总结规律,提出新理论,构建理论架构体系和技能架构体系。
(2)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理论规律的应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建立理论知识模型的过程,了解运用想象、猜想、假说、推论、运用数学公式推导建立理论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和了解理论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2) 通过实验活动与推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责任性,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学习建立知识模型的方法,优化学习工作生活架构性能,培养科研生活中的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生活习惯。
(4)通过了解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历程和科学理论成果,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想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和谐发展的优良品德。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1、我能:检索信息,进行信息加工,评价,总结。
2、我行:设计实验活动方案,撰写理论成果论文。
3、我会:展示成果,进行协作交流推广。
4、我优:建立理论模型、技能模型,优化学习性能。
教学策划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检索信息 探究实验,欣赏课案 制作播映课案
2、课堂咨询 咨询分析,鉴别交流 指导纠错
3、分析评价 论述总结,题型解答 评价观点题型
4、模型构建 理论模型,创新应用 技能评价推广应用
【教学策划】
水中有一个塔桥的虚像。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光的反射
什么叫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的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的现象
我们前面学的光的反射是光在一种物质中传播的现象。
光的折射是光在不同的两种物质中传播的现象。
我们先来看几个有趣的折射现象
筷子怎么折断了?
看起来向上弯折
同一种介质中,介质的疏密分布不同,光也会发生折射
高空中悬浮着许多细小的冰晶,当太阳光通过它们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折射的概念:
结合实验我们得出
观察
碗中的筷子(mpeg4).avi
光的折射.mpg
水对光的折射1(mpeg4).avi
水对光的折射2(mpeg4).avi
光从水射向空气.mpg
光从水射向空气.mpg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真空等透明物质,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
演示: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光的折射现象1.flv
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8上物理.flv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或水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_______,折射角 _____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
同一
法线
靠拢
小于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入射角
折射角
法 线
0
界 面
玻璃
空气
入射点
反射光线
反射角
入射光线
光的折射
折射光线
入射角
折射角
法 线
入射点
0
界 面
玻璃
空气
光的折射规律
返回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_____。
增大
光的折射规律
返回
光垂直射到玻璃或水表面时,在玻璃或水中的传播方向_____。
不变
光射向水面会如何?
折射
空气
水
光路可逆
空气
水
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规律
返回
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_____,折射角_____入射角。
法线
小于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路可逆。
返回
光的反射和折射动画
光的反射和折射.exe
实验-光的全反射.flv
根据光速
空气
水
A
N
O
C
A
O
N
C
怎样画反射光线呢?
怎样画折射光线
?
空气
水
A
A
O
B
C
N
N,
P
Q
P
P’
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偏折
o
o
观察水中的筷子
P/
水
空气
P
A
B
Q
Q/
筷子弯折的解释
这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
来自P点的光通过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P的像点P’
P
P’
硬币为何可以再看到
我们看到的水中物体是变浅了还是变深了
玻璃砖
错
思考:光路图对吗?
1
2
空气
空气
光怎样传播
?
玻璃砖
真实的鱼
鱼的虚象
思考:渔民叉鱼时,为什么总是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
叉才能叉到鱼?
空气
水
水中的海龟看岸上的树,树变高还是变矮
变高了
海市蜃楼
怎样形成的?
这是什么现象?
返回
光的折射
1、有一光线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B )。
A
B
C
D
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
水中,在水面上( )。
A、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B、只发生折射,不发生反射。
C、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
C
一光线由空气斜射手水中,入射角为300 ,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一定 ( )
A、小于300
B、大于300,小于600
C、大于600,小于1200
D、大于1200,小于1500
空气
水
1200
D
300
完成下列折射光路图:
M M′
M M′
O
O
B
B
A
A
N
N′
N
N′
i
i
r
r
空气
空气
玻璃
玻璃
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及玻璃在界面的哪一方。
A
G
D
C
O
F
E
B
30°
20°
60°
1、我能:进行信息加工,鉴别、分析、评价、总结;
(1)搜索信息 :能使用搜索引擎从网络,图书馆,书籍等多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分类整理。(2)研究课题:自主选择主题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挑战性,针对性。
2、我行:设计实验,撰写理论成果;(3)实验记录 :能提供对计划、方案、构造、现象、结论、观点成果的完整记录。(4)信息加工:对信息做了总结,并以文字描写结论,阐明理论观点,能构建理论架构。
3、我会:展示成果,进行协作交流推广。 (5)变量分析:能独立确定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并描述出变量间的内部联系,能独立设计探究实验 。 (6)模型构建:对科学基本规律、理论体系、操作技能有明确的撰写和理解。
4、我优:建立知识模型,优化学习工作性能,具有创新思想。
(7)成果展示 :内容完整,方案合理,知识结构体系正确。
评估 我能 我行 我会 我优 总评
项目 搜索信息 课题研究 实验记录 信息加工 变量分析 模型构建 成果展示
标准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140-35
赋值
花凉初中 吴昊
(共54张PPT)
光的折射
宿松县花凉初中 吴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摄人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方法:
(1) 通过搜索信息和信息加工,探究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理论实质,总结规律,提出新理论,构建理论架构体系和技能架构体系。
(2)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理论规律的应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建立理论知识模型的过程,了解运用想象、猜想、假说、推论、运用数学公式推导建立理论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和了解理论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2) 通过实验活动与推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责任性,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学习建立知识模型的方法,优化学习工作生活架构性能,培养科研生活中的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生活习惯。
(4)通过了解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历程和科学理论成果,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想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和谐发展的优良品德。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1、我能:检索信息,进行信息加工,评价,总结。
2、我行:设计实验活动方案,撰写理论成果论文。
3、我会:展示成果,进行协作交流推广。
4、我优:建立理论模型、技能模型,优化学习性能。
教学策划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检索信息 探究实验,欣赏课案 制作播映课案
2、课堂咨询 咨询分析,鉴别交流 指导纠错
3、分析评价 论述总结,题型解答 评价观点题型
4、模型构建 理论模型,创新应用 技能评价推广应用
【教学策划】
水中有一个塔桥的虚像。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光的反射
什么叫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的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的现象
我们前面学的光的反射是光在一种物质中传播的现象。
光的折射是光在不同的两种物质中传播的现象。
我们先来看几个有趣的折射现象
筷子怎么折断了?
看起来向上弯折
同一种介质中,介质的疏密分布不同,光也会发生折射
高空中悬浮着许多细小的冰晶,当太阳光通过它们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折射的概念:
结合实验我们得出
结论
观察
碗中的筷子(mpeg4).avi
光的折射.mpg
水对光的折射1(mpeg4).avi
水对光的折射2(mpeg4).avi
光从水射向空气.mpg
光从水射向空气.mpg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真空等透明物质,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
演示: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光的折射现象1.flv
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8上物理.flv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或水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_______,折射角 _____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
同一
法线
靠拢
小于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入射角
折射角
法 线
0
界 面
玻璃
空气
入射点
反射光线
反射角
入射光线
光的折射
折射光线
入射角
折射角
法 线
入射点
0
界 面
玻璃
空气
光的折射规律
返回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_____。
增大
光的折射规律
返回
光垂直射到玻璃或水表面时,在玻璃或水中的传播方向_____。
不变
光射向水面会如何?
折射
空气
水
光路可逆
空气
水
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规律
返回
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_____,折射角_____入射角。
法线
小于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路可逆。
返回
光的反射和折射动画
光的反射和折射.exe
实验-光的全反射.flv
折射规律怎么记忆?
根据光速
快
空气
水
A
N
O
C
A
O
N
C
慢
怎样画反射光线呢?
怎样画折射光线
?
空气
水
A
A
O
B
C
N
N,
P
Q
解释现象
P
P’
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偏折
o
o
观察水中的筷子
P/
水
空气
P
A
B
Q
Q/
筷子弯折的解释
这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
来自P点的光通过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P的像点P’
解释现象
P
P’
硬币为何可以再看到
我们看到的水中物体是变浅了还是变深了
玻璃砖
错
思考:光路图对吗?
1
2
空气
空气
光怎样传播
?
玻璃砖
真实的鱼
鱼的虚象
思考:渔民叉鱼时,为什么总是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
叉才能叉到鱼?
空气
水
水中的海龟看岸上的树,树变高还是变矮
变高了
海市蜃楼
怎样形成的?
这是什么现象?
返回
光的折射
1、有一光线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B )。
A
B
C
D
练习
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
水中,在水面上( )。
A、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B、只发生折射,不发生反射。
C、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
C
一光线由空气斜射手水中,入射角为300 ,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一定 ( )
A、小于300
B、大于300,小于600
C、大于600,小于1200
D、大于1200,小于1500
空气
水
1200
D
300
练习作图
完成下列折射光路图:
M M′
M M′
O
O
B
B
A
A
N
N′
N
N′
i
i
r
r
空气
空气
玻璃
玻璃
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及玻璃在界面的哪一方。
A
G
D
C
O
F
E
B
30°
20°
60°
1、我能:进行信息加工,鉴别、分析、评价、总结;
(1)搜索信息 :能使用搜索引擎从网络,图书馆,书籍等多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分类整理。(2)研究课题:自主选择主题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挑战性,针对性。
2、我行:设计实验,撰写理论成果;(3)实验记录 :能提供对计划、方案、构造、现象、结论、观点成果的完整记录。(4)信息加工:对信息做了总结,并以文字描写结论,阐明理论观点,能构建理论架构。
3、我会:展示成果,进行协作交流推广。 (5)变量分析:能独立确定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并描述出变量间的内部联系,能独立设计探究实验 。 (6)模型构建:对科学基本规律、理论体系、操作技能有明确的撰写和理解。
4、我优:建立知识模型,优化学习工作性能,具有创新思想。
(7)成果展示 :内容完整,方案合理,知识结构体系正确。
评估 我能 我行 我会 我优 总评
项目 搜索信息 课题研究 实验记录 信息加工 变量分析 模型构建 成果展示
标准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140-35
赋值
【评估】
再见
goodbye
花凉初中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