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1-10 10: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花衣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条、形状、色彩、条理分明,学会表现“花衣裳”的美术语言。2、利用卡纸、彩色、画笔等工具和材料,通过绘画、彩色等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的形状或色彩,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3、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学会美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发挥创意想象,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点、线、面)或改变动物斑纹的色彩,用彩色、绘画、等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纹。
教学难点:巧妙地给动物穿上“花衣裳”,并通过对比发现动物“花衣裳”的美。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辅助课件,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米尺、水彩笔、等)、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学生用具:绘画纸张、画笔、色彩及其他美术工具和材料,自己喜爱的动物斑纹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导——整体欣赏动物外“衣” 。
创设情境:1,幻灯投影,全班欣赏学生前一课的作品,老师点评学生的作品。2,幻灯片,学生欣赏动物图片,今天我将教同学们做动物的“花衣裳”。请同学们观察各种动物的外表特点,在观察的过程中对比自然界中的动物特点(出示图片或播放视频)。通过对比,大家懂得了动物的斑纹在大自然中具有保护、警戒、美化等作用(加入迷彩服的相关资料),同时发现斑纹独特的美。,请同学们找找藏在大自然中的其他动物的外衣(课件只显示动物的斑纹,动物的外体。),锻炼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动物外体“花衣裳” 的作用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它们的外衣是怎样的,如
斑马、长颈鹿,公鸡、变色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斑纹有什么不同?同学们仔细辨认它们之间的差别,找出斑马的斑纹(线的排列特点)、长颈鹿的斑纹(点的排列)、变色龙的斑纹(根据环境变换色彩的特点)公鸡漂亮的衣裳的造型元素,如:点、线条、形状、色彩等。告诉大家动物身上的花纹就是自己遗传的形状与色彩组合而成的。同学们在这个情境教学中,懂得了动物斑纹中的基本造型元素是点、线、形状、色彩等。
2、绘画应用
现在,我们看穿不同“花衣裳”的斑马和公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穿新“花衣裳”的斑马和公鸡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仔细观察、对比,学生们发现公鸡羽毛色彩鲜艳,而且有红、蓝、黄、黑等颜色;另一匹斑马却保留了黑白色彩,身体外表呈现黑白线条形状;而长颈鹿则是直接按照自己喜欢的形状与色彩来装饰自己。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改变动物的斑纹,可以采用想象、创新来完成。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制作方法的提示文字,以及观看老师示范怎样给动物穿上新设计的“花衣裳”的技法演示,鼓励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并大胆尝试给动物穿上新的“花衣裳”的制作活动。
3、实践制作
动物园要召开动物舞会,很多动物都会来参加,它们都希望自己通过化妆穿上新的“花衣裳”。 我们选身边最熟悉的动物大公鸡来绘画,给它穿上美丽的新衣裳。
老师展示公鸡的造型,指导学生用定格的方法来临摹。
1、打开幻灯展现画有格子的公鸡图。
2、在黑板上教会学生画格子。
3、指导学生如何在格子中按展现的公鸡图绘画公鸡。
4、注意比例、纠正误差、确保公鸡图形不走样。
5、通过幻灯,教学生如何根据公鸡的各部位分别上各种颜色,帮助它们完成化装舞会的大公鸡的服饰设计。
6、老师通过示范,并采取适合的形式给公鸡穿上“花衣裳”。 学生跟着尝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个性与创意,大胆制作。
三、作业展示与讲评阶段
教师在讲台上展示学生绘画的大公鸡,让学生欣赏学生装饰公鸡美丽的衣裳。师生从所有同学创作的作品的对比中,感受动物“花衣裳”的造型创意,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生欣赏班中画得较好的作品。老师点评。
2017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