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0 15:4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测试(三) 多彩的光
(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总分32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9、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全对的得4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下列图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现象是( )
A.日食   B.照镜子 C.射击瞄准 D.小孔成像
2.如图所示,水中的鱼能看到岸上的小熊,岸边的小熊也看到了水中的鱼,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鱼看到小熊是光的反射现象
B.小鱼看到小熊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熊看到小鱼是光的折射现象
D.小熊和小鱼看到的都是对方的虚像
3.放映幻灯片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择( )
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小王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B处放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6.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 乙 B.甲 丁 C.丙 乙 D.丙 丁
7.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8.如图所示,图中的AC=CB.一束激光斜着从水下射出,发现在竖直白墙上会出现两个亮点,若其中的一个点为B,则另一个点位于( )
A.C点
B.AC之间
C.A点
D.A点上方
9.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
B.当v=24 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25 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 cm处向距凸透镜32 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
10.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总分68分.其中11~16题每空2分,17题4分,18题8分,19、20题每题10分,21题6分)
11.下列实例:①从鱼缸上方观赏鱼缸中的鱼;②电影屏幕上的画面;③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柳树的“倒影”,其中看到的是虚像的有________(填序号);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有________(填序号).
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的度数为________,折射角的度数为________,界面AB________(填“左”或“右”)方是空气.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________(填“入射角”或“折射角”)先增大到90°.
13.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1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她以0.5 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的方向行走3 s,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此时的像高________m.
14.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________(填“虚”或“实”)像.
15.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作用,用这种镜片制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视眼.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 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7.(1)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18.阅读《中国天眼》回答问题.
中国天眼
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出第一架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诞生的三百多年里,光学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如图22所示,被誉为“中国天眼”,是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于2016年9月25日建成的.相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FAST灵敏度提高约10倍;相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反射面板产生变化.FAST是使用一种称为“漂移扫描”的方式来进行观测的.所谓的“漂移扫描”和“守株待兔”的思路相类似,就是望远镜不动,固定的指向天顶,等着天体自己运动到望远镜的视野里面.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达6颗.其中两颗脉冲星的具体信息为:一颗自转周期为1.83秒,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另一颗自转周期为0.59秒,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对脉冲星的观察、研究对揭示宇宙诞生和演变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________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2)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________产生变化.
(3)文章中提到的“光年”是天文学研究中用到的单位,指的是________.
A.光传播的时间    B.光传播的距离    C.光传播的速度
(4)“中国天眼”能“扫描”到微弱的射电波,是因为球形反射面对射电波有________作用.
19.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直尺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重要器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_.(2分)
(3)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2分)
(4)将纸板E、F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2分)
(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_______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2分)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_______(填字母)两支蜡烛.(2分)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___.(2分)
(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2分)
(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2分)
21.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位于凸透镜两侧,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 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0 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 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可成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中成像原理与此相同的是________.
章末测试(三) 多彩的光
1.B 2.A 3.A 4.C 5.C 6.A 7.C 8.B 9.ABD 10.AD
11.①③④ ④
12.30° 45° 右 折射角 13.2 2 1.7 14.凸 虚 15.会聚 远 16.10 靠近
17.(1) (2)
18.(1)射电 (2)反射面板 (3)B (4)会聚
19.(1)量角器 光源 (2)垂直 (3)靠近 (4)可逆 (5)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0.(1)G 确定像的位置 (2)B、C (3)垂直 (4)虚 (5)10:35
21.(1)10 (2)缩小 (3)投影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