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高分子化合物
的单体是(
)
A.
B.CH2=CH2
C.CH3-CH2-CH2-CH3
D.CH3-CH=CH-CH3
2.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力量。在各种防护防控措施中,化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是利用ClO-的强氧化性
B.预防新冠病毒用95%的酒精比用75%的酒精效果好
C.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
3.有4种有机物:①②
③④CH3-CH=CH-CN,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以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为单体,发生加聚反应,不可能得到的是
A.
B.
C.
D.
5.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加成反应 ⑥加聚反应 ⑦酯化反应
A.②⑤⑥
B.②④⑤
C.只有⑥
D.只有⑥⑦
6.下图是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M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C.N的结构简式为C2H4O2
D.④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7.下列对合成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
B.的单体是
C.聚乙烯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
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9.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银、福尔马林、聚乙烯
②非极性分子:CO2、CCl4、CH2Cl2
③醇类:C6H5OH、HCHO、HOCH2CH2OH
④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⑤同位素:1H+、2H2、3H
⑥有机化合物:乙醇、乙烯、碳酸、苯
⑦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纯碱
A.②③⑥⑦
B.①④⑤⑦
C.④⑦
D.全部正确
1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4消毒液、过氧乙酸、酒精等这些消毒剂能有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其中酒精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B.“火神山”医院修建时地面上铺的HDPE膜也称高密度聚乙烯膜,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高分子化合物。
C.科研人员积极研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D.N95口罩用0.3微米氯化钠颗粒进行测试,阻隔率达95%以上,戴N95口罩可有效阻隔PM2.5
12.由CH3CH2CH3制备聚合物过程中依次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①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醋化反应
⑤还原反应
⑥水解反应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⑥
D.①②④
13.聚乙炔导电聚合物的合成使高分子材料进入了“合成金属”和塑料电子学时代,当聚乙炔分子带上药物、氨基酸等分子片段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生物活性。以下是我国化学家近年来合成的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结构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与A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1molM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可消耗2nmol的NaOH
D.A、B、C各1mol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14.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15.某ABS合成树脂的结构为
,则关于合成该树脂的反应类型与单体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A.加聚反应,1种
B.缩聚反应,2种
C.加聚反应,3种
D.缩聚反应,3种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4H8Cl2有9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但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C.元素分析仪无法检验葡萄糖中是否混有果糖
D.聚丙烯的链节:-CH2-CH2-CH2-
17.现有两种烯烃:CH2=CH2和它们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则聚合反应的产物中含有如下四种物质中的
②③④
A.①③④
B.③
C.②③
D.①②④
18.在自然环境中,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甚为突出,这种材料难以分解,处理麻烦,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材料能代替聚苯乙烯,它是由乳酸缩聚而生成的,这种材料可在乳酸菌作用下降解。下列关于聚乳酸(结构简式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
B.其聚合方式与苯乙烯相似
C.其单体为
CH3─CH2─COOH
D.聚乳酸是一种线型高分子材料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
B.高聚物由3种单体加聚得到
C.n→+(n-1)H2是加聚反应
D.某种环保型塑料的结构简式为,其单体是CH3CH2CH(OH)COOH
20.一种可降解有机高分子C的合成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是
C.利用红外光谱仪可测定有机物C的聚合度
D.该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请将合成下列高分子材料所用的单体、反应类型填入相应空格内。
(1)聚氯乙烯单体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单体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
(3)锦纶单体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2.以下几种有机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上述有机物中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2)C、D中均存在碳碳双键,其中存在顺反异构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C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B在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下列试剂可以用来鉴别D和E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溴水
b.溶液
c.溶液
d.酸性溶液
(5)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3.完成下列填空:
I.下列
7
组物质或粒子:①淀粉和纤维素
②16O
和18O
③氰酸铵(NH4CNO)与尿素[CO(NH2)2]
④C60和金刚石
⑤CH3CH2CH3
和(CH3)2CHCH3
⑥和⑦和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
(3)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
II.
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3C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构简式。
(1)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聚酯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基-2-氯丙烷水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如下:
则形成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
24.按要求回答问题。
(1)某烷烃分子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16,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为__,其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
(2)中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含氧官能团的电子为__。
(3)请写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或由单体生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①___;
②CH3COOCH=CHCl___;
三、推断题
25.有机物M常作消毒剂、抗氧化剂等,用芳香烃A制备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1COOR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
(2)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
(3)E与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芳香族化合物H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H的结构共有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3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苯甲酸甲酯和CH3MgBr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为,是由CH3-CH=CH-CH3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故其单体为CH3-CH=CH-CH3,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B
【解析】
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其中ClO-中的氯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故A正确;
B.95%的酒精会使细菌的菌体表面迅速凝固,形成一层包膜,阻止了酒精继续向菌体内部渗透,细菌内部的细胞没能彻底杀死,待到适当时机,包膜内的细胞可能将包膜冲破重新复活。而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能形成包膜,能使酒精继续向内部渗透而彻底消毒,所以用95%的酒精不如用75%的酒精消毒效果好,故B选;
C.聚丙烯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为四氟乙烯,它可以看做是乙烯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被氟原子代替而衍生出来的有机物,属于卤代烃,故D正确;
故选B。
3.D
【解析】
根据所给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和加聚反应原理可知主链上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根据碳的4个价键规则可作如下的断键处理?(?断键处用虚线表示?)
?,断键后两半键闭合可得高聚物的单体为CH3-CH=CH-CN、和,即为②③④。
答案选D。
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①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键闭合即可;②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有碳碳双键在中间两个碳上,单体为一种(二烯烃);③凡链节中主碳链为6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两种或三种;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三种。
4.B
【解析】
乙烯和丙烯中都含有双键,发生加聚反应时,可以是乙烯和乙烯之间发生加聚反应,可以是丙烯和丙烯之间发生加聚反应,也可以是乙烯和丙烯之间发生加聚反应;如果是乙烯和乙烯之间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结构简式为,即为A结构,如果是丙烯和丙烯之间发生加聚反应是聚丙烯,结构简式为,如果是乙烯和丙烯之间发生加聚反应,由于碳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可以有和两种结构简式,分别为C,D结构;故答案为B。
5.A
【解析】
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都转化到生成物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而分解反应、取代反应以及消去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或三种,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6.D
【解析】
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以淀粉或纤维素为原料,经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乙酸,乙醇、乙酸二者酯化生成乙酸乙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淀粉或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所以M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故B错误;
C.纤维素水解得到葡萄糖M,葡萄糖氧化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N,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C错误;
D.④的反应是酸和醇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本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A.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A正确;
B.
的链节中含酯基,采用切割法,其单体为与HOCH2CH2OH,B正确;
C.聚乙烯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混合物,C错误;
D.
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如天然橡胶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D正确;
答案选C。
8.C
【解析】
A项,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正确;B项,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项,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但在加热时生石灰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CO2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项,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C4H10)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正确;答案选C。
9.C
【解析】
A.
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浪费了电能资源,增加能量损耗,故A项错误;
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浪费了资源,故B项错误;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故C项正确;
D.
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浪费了资源,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10.C
【解析】
①氯水、氨水、福尔马林、聚乙烯均属于混合物,水银成分为Hg,是单质,说法错误;②CO2、CCl4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H2Cl2分子呈四面体,分子内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重叠、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说法错误;③C6H5OH的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属于酚类、HCHO含醛基、是甲醛,属于醛类,HOCH2CH2OH,是乙二醇,属于醇类,说法错误;④C6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说法正确;⑤2H2是分子不是核素,说法错误;⑥:乙醇、乙烯、苯属于有机化合物,碳酸属于无机化合物,说法错误;⑦明矾、冰醋酸、纯碱,均属于电解质,说法正确;则④⑦正确;
答案选C。
11.A
【解析】
A.消毒液不是浓度越大越好,如酒精,75%时杀菌能力最强,浓度过高反而杀菌效果不好,A错误;
B.聚乙烯膜,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高分子化合物,B最强;
C.疫苗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最强;
D.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因此戴N95口罩可有效阻隔PM2.5,D最强;
故选A。
12.B
【解析】
由CH3CH2CH3制备聚合物过程为:CH3CH2CH3→CH3CH2CH2Cl→CH3CH=CH2→,故依次经历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加聚反应。
答案为B。
13.D
【解析】
A、M为酯类物质,故在稀硫酸条件下M水解产物A的结构为:
M与A的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选项A正确;
B、B的结构为: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羟基的β?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选项B正确;
C、1molM中有2nmol的酯基,可以与2nmol的NaOH发生反应,选项C正确;
1molA中有nmol羧基,1molB中有1mol羧基、1mol羟基,1molC中有2mol羟基,它们与D、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2mol,1mol,1mol,故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2∶2,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4.B
【解析】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B错误;
C.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
D.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D正确;
故选B。
15.C
【解析】
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是加聚反应的产物。根据单键变双键、双键变单键可知,其单体是苯乙烯、1,3-丁二烯、CH2=CHCN,单体种类为3种。
答案选C。
16.D
【解析】
A.C4H8Cl2有2种碳链异构,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根据1固定1游动的原则,正丁烷存在,有6种,异丁烷上存在,有3种,合计9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A说法正确;
B.乙醛和丙烯醛均含有醛基,但丙烯醛中还含有碳碳双键,不是同系物,但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分别为乙醇、丙醇,乙醇与丙醇是同系物,B说法正确;
C.元素分析仪可对有机的固体、高挥发性和敏感性物质中C、H、N、S、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测定,葡萄糖、果糖为同分异构体,元素分析仪无法检验葡萄糖中是否混有果糖,C说法正确;
D.聚丙烯的链节:,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17.D
【解析】
CH2=CH2和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可能是CH2=CH2加聚生成,可能是加聚生成,可能是CH2=CH2和按1:1摩尔比加聚生成或,从而得出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18.D
【解析】
A.从聚乳酸结构可知,聚乳酸是高分子化合物,因高分子化合物中的n值不定,故其为混合物,故A错误;
B.根据聚乳酸的结构可知,该物质是乳酸中的羟基和羧基脱水的产物,属于缩聚反应,聚苯乙烯是由单体中的碳碳双键加聚而成,故B错误;
C.?为聚乳酸的单体,故C错误;
D.聚乳酸是由羟基、羧基缩聚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线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线型高分子的性质,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乳酸为,含有羟基、羧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为聚乳酸。
19.D
【解析】
A.酚醛树脂是苯酚和甲醛缩聚的产物,该高聚物是的单体是苯甲醇,所以A错;
B.由题可得,该高聚物的单体为:和,由两种单体加聚得到,所以B错;
C.由题可得,产物除了高聚物,还有小分子,属于缩聚反应的类型,所以C错;
D.由题可得,该高聚物的单体为:CH3CH2CH(OH)COOH,所以D对。
20.C
【解析】
A.有机物A含有肽键,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A正确;
B.根据C的结构可知,A和B发生缩聚反应生成有机物C,则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是,B正确;
C.利用红外光谱仪可测定有机物C含有哪些官能团,不能测定聚合度,C错误;
D.A和B反应生成有机物C的反应,产生了小分子的氯化氢分子,属于缩聚反应,D正确;
故选C。
21.CH2=CHCl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NH2(CH2)5COOH
缩聚反应
【解析】
(1)聚氯乙烯为加聚反应,单体为CH2=CHCl,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2)为缩聚产物,单体为,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
(3)为缩聚产物,单体为NH2(CH2)5COOH,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
22.
B
D
+2Ag(NH3)2OH+2Ag↓+3NH3+H2O
+2NaOH+H2O
ac
+(n-1)H2O
【解析】
(1)A的分子式为;B与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2)C、D中均存在碳碳双键,C中碳碳双键的其中一个碳原子连了2个氢原子,没有顺反异构,D存在顺反异构;C有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H3)2OH+2Ag↓+3NH3+H2O。
(3)B分子中有酯基,在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O。
(4)D中存在碳碳双键与酚羟基,可以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或遇溶液显色,故可用溴水或FeCl3溶液来鉴别D和E。
(5)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1)H2O。
23.④
②
⑤
③
2,4-二甲基-3-乙基-3-己烯
2-甲基-2-丙醇
C(CH3)3Cl+NaOHC(CH3)3OH+NaCl
CH2=CH—CH=CH2、
、NCCH=CH2
【解析】
I(1)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60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④;
(2)同一原子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16O
和18O互为同位素,答案为:②;
(3)结构相似,相差n个—CH2的物质互为同系物,CH3CH2CH3
和(CH3)2CHCH3互为同系物,答案为:⑤;
(4)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氰酸铵(NH4CNO)与尿素[CO(NH2)2]
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为:③;
II
(1)选支链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双键碳距两端等近时,从右边编号离甲基最近,故该物质命名为:2,4-二甲基-3-乙基-3-己烯;
(2)最长碳链是
3
个碳,官能团和取代基位置从哪端编号都一样,命名为:2-甲基-2-丙醇;
III(1)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聚酯的方程式为:;
(2)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可发生水解反应,故2-甲基-2-氯丙烷水解反应方程式为:C(CH3)3Cl+NaOHC(CH3)3OH+NaCl;
(3)从虚线处断开,把主链上的碳碳单键变成双键,
碳碳双键变成单键,就得到单体;故形成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2=CH—CH=CH2、
、NCCH=CH2。
24.C5H12
C(CH3)4
碳碳双键
CH2=CH2、CHCl=CH2
【解析】
(1)某烷烃分子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16,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可知2n+2+n-1=16,解得n=5,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其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低的烷烃是新戊烷,其结构简式为C(CH3)4。
(2)中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含氧官能团是羟基,其电子为。
(3)①属于加聚产物,根据结构简式可知由两种单体加聚形成,单体分别是CH2=CH2、CHCl=CH2;
②CH3COOCH=CHCl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5.羧基、氯原子
取代反应
+2NaOH
+NaCl+2H2O
4
【解析】
A的分子式为C7H8,结合B的结构酯A和C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A为,对比B与C的结构,结合反应条件、C的分子式,B中醛基氧化为羧基得到C,C与氯气发生苯环上取代反应生成D,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故C为、D为、E为,F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G发生信息中反应生成M为;
(1)由分析可知D的结构为,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氯原子;故答案为:羧基、氯原子;
(2)由C的结构生成D,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3)由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故E与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NaCl+2H2O;故答案为:+2NaOH
+NaCl+2H2O;
(4)C为芳香族化合物H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H结构里含酯基且为甲酸酯基,则分别有,,,共4种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3的任意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
(5)加聚反应得到,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由信息可知苯甲酸乙酯与①CH3MgBr、②H+/H2O作用得到,其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