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知道东汉的建立,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及其原因。
3.了解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目
学习目标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经济稳定,社会发展
文帝、景帝
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汉武帝
政治、经济、思想大统一
进入鼎盛时期
父亲去世后,小刘秀按月领取西汉宗室拨款。可是在公元9年,发放拨款的官员却对他说:“你走吧!皇帝都不姓刘了!以后啊,再也不会给你钱了。”
公元9年,发生了什么?
西汉统治已穷途末路!
王莽篡权
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西汉灭亡。
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加剧了社会动荡,终于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公元9年
王莽新政
农民起义
历史时空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据材料分析王莽新政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①
②
新政的实施加剧了社会动荡。
③
刘秀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引起各地农民起义
背景:西汉后期朝政腐败,王莽建新朝后改制失败激起农民起义。
时间:
公元25年
建立者:
刘秀(汉光武帝)
都 城:
洛 阳
东汉建立
光武中兴
1、目的: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面
结果:
2、光武帝采取的措施:
二光武中兴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小组探究: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3、统治者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启 示
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原因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1、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皇帝
即位年
卒年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1岁
2岁
安帝
13岁
32岁
少帝
14岁
14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9岁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献帝
9岁
54岁
皇帝即位比较年幼
2、未成年人有能力管理国家吗?
不能,太后干政,外戚掌权。
3、皇帝长大后,可能会有什么想法?有6位皇帝在继位后已经成年,他们想要什么?
不甘心君权旁落,要亲政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三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表现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利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便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外戚
幼主即位,_____临朝
_____专权,皇权旁落
皇帝长大,依靠_____
诛杀_____,夺回皇权
_____弄权,把持朝政
皇帝早逝
太后
外戚
宦官
外戚
宦官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后果: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帝,独揽朝政20多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要先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
梁冀居然令人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跋扈将军梁冀
三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危害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翻译:刚正不阿的官员,冤死于道路两旁;
心术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
朝政腐败
人民苦难深重
自然灾害频繁
官逼民反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1、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十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众多达数十万。
四 黄巾起义
黄
巾
起
义
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
时间:
地点:
人物:
口号:
性质:
184年
邢台巨鹿
张角等领导太平道信徒
“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场精心策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结 果:遭到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残酷镇压,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影 响: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中央政权名存实亡
——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历史时空
公元前221年
公元25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2年
秦
朝
建
立
西
汉
建
立
新
朝
建
立
东
汉
建
立
文景之治
巩固大一统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
公元220年
东汉灭亡
三国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王莽
光武帝刘秀
张角
重走东汉兴亡路,以史为尺量得失
兴
衰
东汉为何会走向兴盛?
又为何由兴盛到衰落?
1、统治者应该顺应民心,以民为本
2、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结果: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东汉的兴衰
衰
建立:
光武中兴:
公元25年 ,刘秀,都城洛阳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黄巾起义
兴
教学目
课堂小结
1.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 (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休养生息 D.开元盛世
3.东汉后期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 ( )
A.陈胜 B.吴广 C.张角 D.梁冀
2.“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出现于 ( )
A.秦朝末年 B.西汉中后期
C.东汉初期 D.东汉中后期
A
D
C
教学目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东汉中后期政治局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②人民生活贫困
③时局动荡不安
④农民起义一触即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谢谢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