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的生长规律,通过视频和图片资料了荷花的生长规律。
2.了解荷花的结构特征,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在于发现。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
所谓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仍以形象记忆为主,以符号的形式来表现植物,本课主要是依靠观察来画荷花,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指导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荷花的写生,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
重点、难点。
重点:荷花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 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
(教师)各种荷花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荷花、荷叶、花苞、蜻蜓。
教师:生活中有什么描写荷花的诗句?
你在哪里看到过荷花?
从美术的角度说说荷花美在哪里?
2.赏荷花。
(1)荷花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看看荷花到底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
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
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
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
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
4.欣赏大师笔下的荷花。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张大千的荷花作品。
教师提问:①张大千的荷花和照片中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荷花的美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看示范。
看微视频,学习绘画荷花的方法
6.写生照片。
教师:我们今天用图片中的荷花来做写生的目标!
学生写生,教师指导。
7.点评作业。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
(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
(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
8.小结。 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
(3)你觉得哪个小组画得最棒?画出了树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