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上)
高三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60分)
1、2008年12月1日,西方神话中主管爱情和美丽的“维纳斯女神”与“行星之王”如约相聚,在浩瀚的夜空与月亮构成了一张美丽的笑脸。“维纳斯女神”与“行星之王”分别是指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木星
C、木星和天王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上海世博会自2010年5月1日开园,10月31日结束。回答2~3题。
2、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下列天气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雷暴 B、台风 C、伏旱 D、沙尘暴
3、世博会期间,海陆间热力环流是
A、夏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B、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陆地比海洋气温低 D、陆地比海洋气压高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喷水壶,往两个“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回答4~6题。
4、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5、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6、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四点为为二分二至日。回答7~8题。
7、当地球绕太阳公转从B到C的过程中
A、海南岛白昼越来越长
B、南亚东南季风越来越强大
C、长江中下游经历梅雨季节
D、东北平原春小麦、水稻、玉米全部收割完毕
8、当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到A处,则
A、加拿大白昼开始渐长 B、牡丹江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C、洛杉矶温和多雨 D、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伏旱季节
9、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起作用差
C、沙漠地区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多
D、沙漠地区人类破坏活动少
10、下列关于冷锋和暖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空气均在锋面上方
B、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C、过境后天气均转睛,气温均升高
D、冷锋过境时少云、雨,暖锋过境时多云、雨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12、10日~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2日的日出前后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
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14、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大西洋逐渐加宽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2009年12月7日,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读下图,回答15~17题。
15、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寒冷干燥
B、夏季温凉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16、影响该地区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A、纬度和盛行西风带
B、纬度和洋流
C、洋流和盛行西风带
D、纬度和洋流
17、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B、阴雨天多,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
C、光照充足,适合发展游牧业
D、阴雨天多,生长期长,适合种植业
18、澳门陆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A、地面抬升 B、板块挤压
C、海水水位下降 D、围海造陆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9—20题。
19、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20、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21、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A、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B、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C、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D、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22、下列城市与对流层高度的连线,正确的是:
A、新加坡、吉隆坡──17~18千米
B、北京、南京──17~18千米
C、长春、沈阳──8~19千米
D、莫斯科、乌兰巴托──7~8千米
23、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也高
C、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D、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就低。
读图2—6回答24—25题。
24、当上海地区出现图2—6中的天气系统时
A、该系统给上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B、上海阴雨连绵
C、伏旱天气
D、连续性降水天气
25、当该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异常时
A、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B、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
C、当该天气系统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南方会发生洪涝灾害
D、当该天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就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
26、下列关于河水补给来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
B、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都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C、北半球河流的枯水期都在冬季
D、一条河流可有几种补给来源,以其中的一种为主
27、下列渔场中,不在寒暖流汇合处的是
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28、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
A、有序性和普遍性 B、复杂性和整体性
C、有序性和重复性 D、整体性和重复性
29、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30、读右图,正确反映伦敦、莫斯科、华盛顿、乌兰巴托四个城市气压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①乌兰巴托②华盛顿③莫斯科④伦敦
B、①伦敦②莫斯科③华盛顿④乌兰巴托 C、①乌兰巴托②莫斯科③华盛顿④伦敦
D、①伦敦②华盛顿③莫斯科④乌兰巴托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
乙______;AB__________。(3分)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2分)
(3)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作用形成的。地壳运动状况是________。(4分)
(4)如果寻找油气,要在______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中找。(4分)
(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
应选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3分)
32、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2分)
(2)在赤道至南,北纬30°之间,多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海拔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南纬90°附近,有半年极昼现象,为什么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最低? (2分)
33、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西北方向的气压中心,其中心气压值约为____百帕。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该地区为___气团。(6分)
(2)在A、B两条锋线中,A代表___锋(冷或暖),B代表___锋(冷或暖)。这两条锋线与该处的低压中心合为一个大的天气系统,称为_________。(6分)
(3)在此季节内,若A锋面的推进速度很快,我国北方地区常会出现___(选择填空)。(2分)
A.暴风雪天气 B.连阴雨天气
C.沙尘暴天气 D.晴朗天气
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上)
高三第一次考试地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D C C D D B A A D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B B C A D A D D D A D D
① ② ③ ④
单位 百帕
图2—6
1015
10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