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 六上 第8课 走近人工智能 课件(29张ppt)+教案+3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 六上 第8课 走近人工智能 课件(29张ppt)+教案+3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1-10 09:44:32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人工智能:智慧科技新生活
第8课
走近人工智能
观看人机大战视频
2016年,人工智能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了世界冠军李世石。
人工智能好厉害啊!
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认识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研究制造出能模拟人的思维和智能的机器。
1956年美国的一些科学家,?
包括心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学家、信息论学家在美国一所大学举办讨论会,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一术语。
研究机器智能的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与具体领域相结合的进行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英文缩写为AI,它是以机器为载体,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一门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专家系统等。
二、感受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生活提供了更智慧、更便捷的服务。
人工智能在农业、工业、交通、金融、教育等方面也有许多应用。
无人驾驶汽车
讯飞翻译机
机器翻译
The
withered
rattan
old
tree
faints
crow.
Small
bridge
flowing
water
somebody
else.
The
thou
way
western
breeze
loses
a
horse.
Setting
sun
west
next,
breaking
bowel
the
person
is
in
the
limits
of
the
earth.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好:语法正确、语意通顺、译文准确、连贯;
较好:语义或语法有错误,但不影响理解,译文较连贯、准确;
差:错误较多、影响理解、未能正确传达原文信息
机器翻译
课堂体验二:机器翻译——金山快译
选择试卷第二题:
请运行桌面上的“金山快译”软件,将fanyi.doc文件中的【译文】
翻译成为中文,试通过与【原文】的比较分析,给出“好”、“较好”、“差”的结论。思考机器翻译的原理、优缺点、适用性各是什么?请将你的分析也写在fanyi.doc文件中。
机器翻译
【原文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译文1】:Good
good
study,
upward
every
day.

较好
思考:
机器翻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果你是程序员,你将做如何改进?
虽然目前机器翻译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它也有它的优点,想一想机器翻译的适用性?
【原文2】: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译文2】:The
classmates,
welcome
you
to
walk
into
an
information
technique
classroom!
人机对话
问:86257加6895234等于多少?
答:(停30秒后)6981491
问:6895234加86257等于多少?
答:(停29秒后)6981491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告诉你,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你烦不烦。干嘛老提问同样的问题啊。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请分析,这三段对话中,哪个是人人对话,哪个是人机对话?为什么?
图灵设想:人通过特殊的方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机器进行问答,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分辨不出与他交流的对象是人还是机器,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是能思维的。
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涉及领域
模式识别:主要是对语音波形、地震波、心电图、脑电图、图片、照片、文字、符号、生物的传感器等对象进行测量的具体模式进行分类和辨识
符号运算:数学计算
博弈
智能机器人
电子竞技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
院,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
基等科学家讨论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及其他的智能,正式使用“人工智能”的名字。之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持续不断,至今经历了三次人工智能浪潮。
第一次人工智能浪潮(
1956-1976年)
,主要研究将人的思维过程符号化,依靠推理,实现人机交互。
比如:
1966年,麻省理工学院发布了第一个可以简单实现人机对话的机器Eliza,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复杂问题无法依靠这种方式来解决,人工智能进入第一次低谷。
第二次人工智能浪潮(
1976-2006年)
,人们尝试让机器模仿人的神经网络,通过输入大量数据,让机器像医生一样解决问题。比如:
1980年,卡耐基·梅隆大学为DEC公司制造出了专家系统,可帮助
DEC公司每年节约4000万美元的费用。但是大量数据输入操作不便,维护成本高,人工智能又一次进入低谷。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2006年至今)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走进了“机器学习”时代。比如:
2016年,在输入了30万张人类对弈棋谱,并经过3000万次自我对弈后,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
石,从而开启了人工智能的全新时代。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
畅想人工智能的未来!
人工智能
=
科幻

若干年后,人类会不会研究和制造出具备或超越人类
思维的人工智能产品?
智能机器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吗?
小知识
1950年,艾伦·图灵(
Alan
Turing
)提出了“图灵测试”位人类测试员通过文字分别与密室里的一台机器、一个人自由对话。如果人类测试员无法分辨与之对话的是人类还是机器,则参与对话的机器被认为通过测试,且具有人类智能。
练习
上网搜一搜,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情况。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了吗?和老师、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请把收获告诉家人。
我通过学习,感受到智能科技使我们生活更舒适……
板书设计
认识人工智能
走近人工智能
感受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走近人工智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人工智能
②感受人工智能
③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讲解新知识,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亲近人工智能,喜爱智能科技,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①认识人工智能
②感受人工智能
教学难点:
①人工智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
初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来了,刷脸安检、无人超市、智能音箱、无人驾驶…这一切正悄悄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让我们通过了解与体验文字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去认识人工智能,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情境对话导入:
1.观看人机大战视频
2.2016年,人工智能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了世界冠军李世石。
人工智能好厉害啊!
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认识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研究制造出能模拟人的思维和智能的机器。
1956年美国的一些科学家,?
包括心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学家、信息论学家在美国一所大学举办讨论会,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一术语。
研究机器智能的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与具体领域相结合的进行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英文缩写为AI,它是以机器为载体,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一门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专家系统等。
人脸识别身份验证
问询机器人
二、感受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生活提供了更智慧、更便捷的服务。
人工智能在农业、工业、交通、金融、教育等方面也有许多应用。
智慧交通
水果采摘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军用无人机
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涉及领域
模式识别:主要是对语音波形、地震波、心电图、脑电图、图片、照片、文字、符号、生物的传感器等对象进行测量的具体模式进行分类和辨识
符号运算:数学计算
博弈
智能机器人
电子竞技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1、阅读课本22页,了解三次人工智能浪潮。
2、“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
3、阅读课本22页《小知识》,了解“图灵测试”。
练习
上网搜一搜,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情况。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了吗?和老师、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请把收获告诉家人。
我通过学习,感受到智能科技使我们生活更舒适……
板书设计
认识人工智能
走近人工智能
感受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