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类的意义;
2、理解分类的方法;
3、准确说出分类的特点,并且能够进行具体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发展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认识到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各种不同分类的比较,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各种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难点以及措施:
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以及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和学生自己亲自的动手操作意识到分类的特点。比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让学生对四种常见的动物(鸡、蚕、鱼、蝙蝠)进行分类,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且将自己的分类结果展示出来,通过对不同分类结果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于“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这句话的认识。
三、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分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说出分类的依据,以及分类的意义。虽然分类在生活中一直使用,但是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分类对人类研究自然的意义。另外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注意力容易涣散,因此根据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而不是教师灌输。还有七年级的学生对现象的认识比较浅层,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教师需要加以引导,不断培养他们认识现象,归纳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的收集和制作、学生体验书店买书过程
五、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一、为什么分类 提问:“本节研究的内容为《生物的分类》,请问,为什么需要分类呢?”
1、请同学介绍自己寻找图书的过程。
2、老师用PPT展示自己去图书馆寻找这几本图书的过程。
通过学生展示自己寻找图书的过程,与老师寻找图书的过程进行对比,了解为什么需要分类。
二、如何分类 活动一: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标准对任务单中鸡、蚕、鲤鱼、蝙蝠四种动物进行分类。
活动二:请同学在刚才分类的基础上,对鸡、蚕、鲤鱼、蝙蝠四种动物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并追问,你还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吗?
介绍林耐
活动三:提供人、猫和蝗虫的具体分类等级,请同学完成相应任务。
1、学生完成任务单上活动一的内容,将四种动物进行分类。
2、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且说明自己所选择的分类标准。
3、同学们完成任务单上活动二的内容,将四种动物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4、部分同学展示与任务单上不同的分类结果。
5、同学们完成任务单上活动三的内容。 通过活动一的展示,使学生意识到“选择分类的依据不同的时候,我们分类的结果并不一样”。
通过活动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选择分类的依据不同的时候,我们分类的结果并不一样”的理解。
通过介绍林耐,使同学了解分类的依据和分类的等级。
通过活动三的练习,加深同学对于林耐提出的分类的依据和分类的等级的了解。
三、分类特点 活动四:提供马、斑马、驴、黑犀、狗、蜂鸟、草履虫具体的分类等级,请同学完成相应任务。
讨论分类结果。
小结分类特点。 1、同学们根据提供的分类等级,对任务单上的动物进行逐级的分类。
2、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小组之间通过讨论总结分类特点。 根据任务单上的要求对这几种动物进行逐渐的筛选,会发现随着等级的逐渐变小,符合条件的动物越来越少,但是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越来越多。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了些什么内容。
1、小组内部进行课堂总结。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整理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通过小组内部的总结,以及小组之间的总结交流,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
生物个体种类繁多。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界、门、纲、目、科、属、种。
随着分类等级的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亲缘关系越来越近,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少。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单位是“种”(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