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上 7.1小数的加减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上 7.1小数的加减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0 15: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
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学生列式,说明意义。
师板书:0.77+0.03= (米)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指名学生说算法。
学生1:0.77米是77厘米,0.03米是3厘米,77厘米加3厘米是80厘米,就是0.8米。
学生2:可以列竖式计算。
3、优化算法
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4、探究算理
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
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
5、迁移算理
(1)解决问题: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0.76-0.72=
(2)竖式计算。
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尝试验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与克隆牛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将生活问题及时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学生利用手中材料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出从具体到抽象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快乐,并初步渗透了转化思想。】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反思算理
(1)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
相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去掉。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2)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儿歌:小数加减点对齐 从右往左各算起 满十进一要牢记 退一当十别大意
学生齐读儿歌,加深小数加减法算理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学生自主出题,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米?
0.77+0.03=0.8(米)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米?
0.76-0.72=0.0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