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0 21:2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汽化和液化
备课时间
2020年10月30日星期五
授课时间
2020年10月30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
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清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过一辩证唯物
教学
教学
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
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手段
教学用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
扇子、投影仪、毛玻璃片
板书设计
4.3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
蒸发
沸腾
液化
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将酒精抹在毛玻璃片上放在投影仪上投影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
[师]毛玻璃上的酒精、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想做做看看
二、进行新课
[师]看课本一,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
酒精到哪里去了?
现在根据观察和所提出问题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启发、鼓励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辩论。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
汽化和液化
[探究]水的沸腾
我们每天要唱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
提出想了解什么?
水开了为什么要冒气?
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水熬干了,水去哪里了?
方案:如课本图一按装器材,把冷水倒在烧杯里,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上,杯上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玻璃泡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给盛了冷水的烧杯加热,当水温至90℃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为止
现象:(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水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根据气泡上升,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现象激烈.说明水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根据撇掉酒精灯水不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
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毛玻璃片变干了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
能否知道
型料袋鼓起来了。
凉一会儿又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
滴进的酒精是液体,放入热水中变成气体,所以看不见了。擦在皮肤上或放在盘子里的酒精,慢慢变干了,我们也没看见酒精的气态,所以气态。酒精无色、透明、是看不见得.小液滴是酒精,因为水没进去
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水熬干了,水变成了水蒸气
(用冷水做实验开始给水加热时,在烧杯的器壁出现了许多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器壁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后来发生了变化,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在沸腾时水的温度是不变化的。把酒精灯撤掉以后,沸腾停止。用热水做实验的.开始给水加热时,水温上升水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越来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汽泡里的水蒸气扩散到空
气中水的温度不变,把酒精灯撤去,沸腾停止)
根据记录数据,在图一中描点,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图象然后看课本页小数据为什么表上标“在标准大气压下”?
[想想做做]纸锅烧水(给学生介绍纸锅烧水实验即可,不做)为什么用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观察
给纸锅加热一会儿水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这是为什么?
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秋天,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为什么
晾衣服要把衣服展开并放在通风处?
说明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是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快慢有关.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蒸发快慢还与液体温度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实验:
[师]如果温度计玻璃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想想做做]
[师]把酒精滴在手背上,擦在手背上,或用手扇,有什么感觉?
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要
记住酒精的沸点78℃、
水银的沸点357℃
解释:水100℃就沸腾,而低于着火点大约是183℃,所以水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不变。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先下降后上升。
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吸热使周围和它接触的物体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示数
先下降后上升
滴上、擦上酒精的地方有凉的感觉,用手扇感到
这说明蒸发过程需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
滴在手背上的酒精,比擦在手背上蒸发的慢
用手扇酒精蒸发更快.说明蒸发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师]同学们回答地非常好.影响蒸发快慢有三个因素,并且蒸发有致冷作用。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师]看课本图一,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
[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前面我们看到,把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凉一会儿,塑料袋变瘪,并且有酒精液滴,这过程说明了什么?大家思考,并相互讨论,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师]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的温度
在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
液化过程要放热。
100℃水蒸气的烫伤比100℃开水烫伤更严重
100℃水蒸气要液化就要放热这样伤更严重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参考答案]
以一般家庭用液化气罐为例,罐内的液化气重,容积,汽化后体积增加倍。
把一块金属放在冰箱中冷冻一会儿,取出后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擦不干。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身体上有水,皮肤上的水分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就要从人的皮肤吸收热量,使体温下降,所以感觉特别冷
天热时,由于狗没有汗腺,不能靠出汗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靠加快呀增加蒸发量来散热
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酒精被液化
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这我们也不陌生我们家中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后装入钢罐的还有我国长城三号运或
的第三级的燃料,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
倒一盆冷水,将一只盛有饭菜的篮子搁在离水面稍高处,将一块白纱布缝成圆筒型,下面浸入盒里的水中,上端用夹子夹在篮子柄上,放在通风处效果更好.因为纱布能沿着自身的纤维结构将盒内的水吸上来,随着水的蒸发,周围的温度就会降低,饭菜就不容易变嫂了,
这是因为从冰箱中取出的物体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凝结,由于液化附着金属的表面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金属表面发生液化.所以擦不干
达标检测
必做题
1.雾、露、霜、雪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中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雾

B.霜

C.雾

D.雪

2.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食品,包装纸外常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B.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
C.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然后凝固而成D.水蒸气在冰箱外升华而成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冬天早晨出现霜B.
北方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C.
北方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D.
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
4.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上会出来变黑的现象,这是因为(

A.用久了蒙上的灰尘
B.钨丝先熔化后凝固的结果
C.
钨丝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
D.电流流过的痕迹
选做题
5
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
(填写物态变化)来
(选填“放热升温”、“吸热降温”)。
6.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
?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
?
?
?成小水滴或直接?
?
?
?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
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均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7.
干冰具有很好的
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气体,
(选填“吸收”、“放出”)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滴或
(填物态变化名称)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学生
达标
情况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