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寓言四则》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2《寓言四则》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1 09: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文体的相关知识。
2、 感知故事,对寓意进行多角度理解。
3、品味文中的细节,理解井感受寓言的讽刺效果。
教学重点:
多角度把握寓意,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寓言的讽刺效果。
教学难点:
设计一定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发挥想象,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任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情境导入 1.利用图片导入,提高学习兴趣。 2. 回忆以往知识,初步感知中国古代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相同点,为课文学习做准备,同时也为课后作业题的完成做铺垫。
1、让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寓言。 2 .选取《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两则寓言导入教学。
1.学生思考并口头说自己熟悉的寓言故事。
2.再具体说说《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两则寓言,了解寓意,并说两个人物形象和两个动物形象的相似点。 运用白板图片叠加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二、简介文体及人物 初步了解寓言特点及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并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三个神话人物,为文本学习服务。 教师运用课本已有内容介绍文学常识及神话人物宙斯、赫拉和赫耳墨斯,让学生明确三个神话的身份职业等信息,了解三个神话人物是一家人。
学生朗读预习提示和课文注释,并提笔在书上划出知识点。 1.运用电子课本,阅读课本中的资料,用白板笔做记号。
2.目的培养学生充分阅读课本资源的习惯,同时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三、研读文本
(一)读故事 1.课前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用微信语音提交朗读录音。
2.课堂应用听、读,说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朗读文本,不仅停留于语音、语气、语感的培养;而且在朗读评价中进一步把握怎样读出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为下一环节分析人物打下基础。 (一)声情并茂读故事
1.粗读,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细读,读出人物语气。
录制学生分角色朗读录音。
3.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学生朗读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倾听一个学生预习时提交的朗读录音。
同桌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
2.听课文示范录音朗读,听看同学分角色朗读视频,分析评价朗读,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朗读体验。 首先播放预习时学生用微信提交的课文朗读录音。
2.其次课堂上运用手机移动终端功能,进行录音与播放,同时利用超链接功能播放教师课前准备的朗读视频。
3.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故事,并在比较评价中更进一步读懂故事。
三、研读文本 (二)析寓言 利用白板逐步呈现问题,让学生一一解决,层层推进,直击中心。
2.利用电子白板笔勾画重点词语,重点突出,醒目直观。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特点。 (二)对比助读析人物
1.分析赫耳墨斯的“想”
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想
原文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改文 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受到尊重。

第二想
原文 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改文 人们对他也许会更尊重些。
2.分析赫耳墨斯的 “问”与“笑”
第一问 问道:值多少钱?
第二问 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第三问 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3.分析雕像者的回答
原文 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改文 这个要便宜些,只要半个银元。
引导学生结合情节中的“一笑二想三问”,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1.使用漫游功能,再点击“会”字,出现朗读声音。
2.用放大镜把“笑”放大,强调“笑”这一心理活动。出现两张带笑声的笑脸图片。
3.运用“淡出”功能分析重点词语“白送”的作用。
这样层层深入引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走进寓言,走进人物内心,一步一步地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同时体会故事强烈的讽刺意味。
三、研读文本 (三)明哲理 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如何从故事中挖掘寓意。这样不仅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三)总结提升明哲理
1.小结赫耳墨斯的形象特点。
如:爱慕虚荣、 骄傲自大、自命不凡、自以为是、一文不值等。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寓意。
如: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认识自己。
3.小结寓言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做课堂笔记。 采用手写识别功能、页面特效,触发源、漫游等功能,充分分析课文。
四、拓展延伸:创编微寓言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创编微,理解合理的细节描写有助于阐释故事寓意。 创编微寓言(先把形象和寓意相连接,后创编寓言)
左边:形象
1.羚羊和狮子 2.内胎与外胎 3.苍 蝇与蜜 4.宣纸和毛笔
右边:寓意1.人要不断进步 2.人不可盲目自大 3.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4.要学会合作
1.学生出示预习作业,并与同学交流。
2.学生口头评价展示的微寓言故事。 运用大小屏互动展示学生作品后,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用批注笔做记号,强调合理的细节描写与寓意之间的关联性。
五、布置作业 作业与课堂教学有连贯性、补充性、延续性,能调动学生思维,激活记忆,对知识的再次吸收。
1.寓言的寓意与情节设计有密切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耳墨斯没有自以为贵,请重新设计情节,改写成一篇新寓言。字数150左右。
2.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和《伊索寓言》,试着从以下任选一个角度来探究中西方古代寓言的异同点。
(1)时代背景 (2)寓言主人公(3)寓意类别
学生认真倾听并简单记录。 用鸿合教师端发布作业,并通过语音朗读作业内容。提醒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同时用语音让学生感受老师仿佛在身边的亲切。
六、课堂总结 向学生发出某种号召,鼓励学生阅读新知,扩大其知识领域.使语文课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
教师说一段激励性的文字:寓言从远古走来,穿越千年时光隧道,它像一壶老酒,醇正而芳香,更像一条小溪,渊远而流长。寓言是文学百花丛里最美的花朵,有时老师也想在纸上提笔种花,让寓言这朵花开得枝枝蔓蔓,娇艳可爱。如果说文字说是一个人的内心传达,那么寓言就是这样一种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文字。
学生倾听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