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
历史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共30题60分)
1、《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
3、根据中国古代宗法制,能够继承周王王位的人首先是
A、周王最聪明的儿子
B、周王最宠爱的儿子
C、周王
妃子所生的大儿子
D、周王正妻所生的大儿子
4、“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
5、南朝时某官负责管理骑兵,有人问他管多少马匹,他答道:“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他近来马死了多少,他答道:“未知生,焉知死。”该事例较为典型地反映出当时
A.佛道思想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B.儒学正统地位衰落
C.社会动荡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D.选官制度存在弊端
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7、唐朝德贤孝恭首屈一指的长孙皇后摘录历代巾帼名媛的言行并加以评述,编纂出封建制度下的妇女章程,是为《女则》。唐太宗“令梓行(雕版印行)之”。请你判断《女则》的运行应依次经过①尚书省
②御史台
③中书省
④门下省
⑤礼部
⑥工部
A.①④③⑤
B.③④①⑤
C.③④①⑥
D.③②①⑤
8、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0、清代军机处有官无吏,因此其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
儿童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
A.独掌政务决策大权
B.职官简练,事务清闲
C.理政人员素质低下
D.重视保密,较为封闭
11、《全球通史》:“(他)取消了原有的部落,……还建立五百人议事会,所有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资格当代表;五百人议事会除了为公民会议准备议案外,并握有最高的执政权和行政权。”材料涉及的改革
A.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B.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扩大国民参政权
C.带来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
D.直接民主实施彻底解决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
12、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13、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
A、英国议会
B、英国贵族
C、英国民众
D、英国王室
14、下列有关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的机会
B.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其确立
D.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15、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不同在于
A.必须对议会负责
B.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C.提名组成内阁政府
D.是国家元首并拥有行政权
16、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
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民主宪政关键和核心是
A.民主宪政可以
保障公民的利益
B.民主宪政可以有效地限制权力
C.民主宪政可以使坏人变成了好人
D.民主宪政可以将罪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18、在《杂文报》上刊登过一篇文章《如果你有两头母牛》,其中写到:“美国人:你有两头母牛,在它们的身上,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它们都很强壮,但永远都不可能相互结合。”对这些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这反映出美国的政党政治
B.
两个政党在本质上相同
C.
美国是一党执政
D.
美国是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19、《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20、《天津条约》签订后,护照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譬如“兹有本国人名某某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战争后外民可凭证游历中国
B.如外民寻衅滋事,地方官无权留难
C.中国内地已对外民全方位的开放
D.晚清政府已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1、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22、黄遵宪是一个对我国近代文学产生很大影响的爱国诗人。他的《怨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1896年,日本一轮船去运输本国投资工厂的货物,这艘轮船最远可驶入哪个地点
A.南京
B.汉口
C.重庆
D.九江
24、张之洞痛陈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时说:“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改变
B.使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
C.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D.政府严禁人民反帝活动
25、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26、.“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 )
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
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
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27、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
A.阶级矛盾激化
B.中国主权丧失殆尽
C.民族矛盾缓和
D.清政府沦为列强工具
28、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29、下列对中国同盟会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1894年成立于檀香山
B.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C.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领导了武昌起义
30、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B.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第二部分:材料解析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3分;总计40分)
3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资料,完成问题。
图一
秦始皇
图二
伯里克利
图三
查士丁尼及廷臣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的秦始皇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经常在公民大会会场上进行演说和辩论。从中你所体会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在当时你所亲身感受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运作方式有哪些?(6分)
(3)根据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查士丁尼为后世留下的最深远的文明遗产是什么?(2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来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的文献?依据材料二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其积极影响。(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洪秀全写了许多文章,如《幼学诗》《天父诗》等,在书中有如下一些言论:“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尔们要遵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各王驾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据《太平天国印书》
材料三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据《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太平天国宣扬的思想(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造成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为“维护共和”所做的努力。(3分)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历史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答案(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B
D
D
B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D
A
D
B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C
D
B
D
B
C
B
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3分;总计40分)
31、(1)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秦律;文化专制;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任意三点即可)(6分)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2分)
运作方式:在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等(4分)(任意三点即可)
(3)遗产:罗马法或《查士丁尼法》(2分)
32、(1)光荣革命。(2分)
(2)文献:《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财政权)。(6分)
(3)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积极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5分)
33、
(1)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各种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分)
(1)思想:君权神授;三纲五常(2分)。影响:使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迅速封建化;引发了内讧及天京事变,太平天国最终失败(2分)。
(2)原因: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3分)努力: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法治原则、责任内阁制与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