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詹姆士一世
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黄金时代)死后没有子嗣,作为女王的侄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②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①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1215颁布《大宪章》,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国王无权征税;
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
英国国王签署《大宪章》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1265年,召开了第一次议会,这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215颁布《大宪章》,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
议会
议会有决定征税、颁布法律等权利
上院
下院
(贵族)
(骑士和平民代表)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1625年继承王位。是个王权无限论者,专横有增无减。
宣扬“君权神授”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损
害
二、革命的发生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革命的爆发(序幕)
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革命的高潮(共和国的建立)
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取得胜利。1645年又指挥由农民组成的“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
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独裁:
查理一世被处死
克伦威尔
英国建立共和国后,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独揽大权,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成了英国的无冕之王,共和国名存实亡。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因此说英国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为什么说英国革命取得的是阶段性胜利?
1658年9月,克伦威尔逝世,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国内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惶恐不安,把旧王朝的复辟看成是摆脱危机的出路。与斯图亚特王朝勾结,达成妥协。
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查理二世复位前曾许诺:赦免一切革命的参加者,保证宗教信仰自由。但他即位后背信弃义,残酷迫害“弑君者”和拥护共和的革命者,连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也被挖出来枭首示众,甚至还株连其亲属。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后,更是倒行逆施,激起人民的反抗。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查理二世登上王位后就撕毁诺言,进行反攻倒算,实行血腥报复。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更是倒行逆施。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查理二世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以弑君的罪名逮捕了大批曾参加过革命的军官、民众,轻则收监,重则斩首。对曾签署查理一世死刑的人一个不赦,没来得及逃走的28人全部逮捕,其中13人处以绞刑,15人终身监禁。把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从坟墓中掘出,施以绞刑,枭首示众。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
废黜詹姆士二世,
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
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革命的结束:
妥协一小步,进步一大步!
如何正确认识“光荣革命”?
(1)表面上是向封建贵族的一次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必要的、有分寸的。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4)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1640-1688)
特点:
时间
民主
专制
革命爆发
处 死 国 王
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
独裁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1640
1649
1653
1660
1688
漫长、曲折、不彻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长,过程曲折反复。这说明寻求民主的道路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社会发展。
(2)内容: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
《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1)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
(3)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英国革命前后的政治体制演变大体如下: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
英格兰共和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1.17世纪前期,在英国出现了一个被称作是“新贵族”的阶层。这里的“新”指的是( )
A.整个阶层的人都很年轻
B.他们是海外殖民的主力军
C.他们是新兴的工商业者
D.他们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
D
2.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革命中处死了国王查理二世
B.几乎经历半个世纪,直到1688年的所谓“光荣革命”为止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