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代有很多具有聪明智慧的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会称象的小朋友曹冲。(板书)
2.齐读课题;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赶快打开书听老师范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指导书写“底”字。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5.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6.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三、拓展延伸
1.欣赏《文彦博取球》视频。
2.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共21张PPT)
4
曹冲称象
我会读
1、他带着儿子和官员一同去观看。
2、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
3、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4、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5、他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半包围
“氐”的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向右上略倾。斜钩要舒展,与左边的撇平衡。
dǐ
底
广
认真听范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然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一共有____段。
初读课文
5
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课文解读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学习新课
时间:
人物:
古时候
曹操、曹操的儿子、官员们。
读第2自然段:
1.说说大象的样子。
2.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大象的样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孔雀的尾巴像(
)。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自由读第3、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称象的两种方法。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
称大象。
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还有什么办法呢?
称象
提不动
不可行
原因: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曹操的态度:
直摇头
读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比较句子: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小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舷上做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àn
1
2
3
4
思考: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因为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才说明这些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同。
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水面,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赶到
沿着
画一条线
赶上岸
装石头
称一称
填一填。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微笑”“点一点头”说明了什么?
曹操觉得曹冲的办法非常好,所以“微笑”“点一点头”,表示对曹冲的赞许。
讨论为什么曹冲的办法更好,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头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这足以说明曹冲才智过人。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觉得曹冲是一个
的人。
我长大了,要做一个
的人。
非常聪明、善于观察
和动脑筋
课后作业
1.曹冲才七岁,就这么聪明,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和同学说一说,看看谁的办法好!
2.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同学之间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