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年级生物考试答案
分钟分值:100分
填空题(共40分,每题1分
21314
CC
C
C
3637383940
DC
填空题(共60分,每空2分)
色圆粒
等位
(1)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2)着丝粒分裂
色体移向两极0
(4)碱性染料或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5)前和末
44.(1)雄性84
(3)基因在染色体上(或者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年级生物考试答案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共40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C
C
A
B
C
B
B
A
B
C
C
A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B
C
B
C
B
D
B
A
B
B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B
A
B
D
D
C
B
A
二、填空题(共60分,每空2分)
41.(1)间
(2)4
(3)[A]后期
(4)B、C
(5)8
0
(6)D
(7)
分生
42.
(1)圆粒
3:1
(2)
①②③
(3)
Yr
YyRr
绿色圆粒
(4)
等位
43.
(1)
中期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
(2)着丝粒分裂,子染色体移向两极
0
(3)
4
(4)
碱性染料或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5)前和末
44.
(1)雄性
8
4
(2)
AaXWY
4
AXW、
AY、aXW、、aY
(3)基因在染色体上(或者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四师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生物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B.猫的白毛和蓝眼
C.兔的长毛和短毛
D.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2.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的现象
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表现类型
C.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一对基因
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3.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
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4.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原因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相对性状很容易区分
B.豌豆是雌雄同株的植物
C.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植物
D.豌豆的一朵花既能产生花粉也能产生卵细胞
5.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纯合子中不含隐性遗传因子
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子
6.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下列表示等位基因的是(
)
A.b和b
B.B和b
C.A和b
D.B和B
7.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体(
)
A.EERr
B.CcDd
C.AAbb
D.BbDD
8.孟德尔通过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实验,发现其F2的相对性状分离比均接近于(
)
A.2:1
B.3:1
C.4:1
D.5:1
9.杂合子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圆粒和皱粒豌豆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基因型
B.性状分离
C.表现型
D.自由组合
10.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处理是
(
)
A.先去雄后授粉
B.先授粉后去雄
C.不去雄只授粉
D.只去雄不授粉
11.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
A.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等位基因分离
C.基因自由组合
D.性状分离
12.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猫的毛色黑与棕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只黑猫交配,生了一只黑色雌猫和一只棕色雄猫。要判断这只黑色雌猫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选用与其交配的雄猫最适合的是(
)
A.纯合的黑色猫
B.杂合的黑色猫
C.纯合的棕色猫
D.杂合的棕色猫
14.下列各项应采取的交配实验方法分别是
(
)
(1)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2)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
A.杂交、测交、自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杂交、自交、测交
D.自交、测交、杂交
15.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表现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AABB
和
AABb
B.Aabb
和
aaBb
C.aaBB
和
AAbb
D.AaBb
和
aaBB
16.四分体是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A.能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B.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1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分别是(
)
A.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C.前者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后者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D.前者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后者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18.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减数分裂时的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依次是(
)
A.80、40、40
B.40、20、20
C.80、40、20
D.80、40、20
19.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D.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20.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时期,该细胞的名称是(
)
A.初级卵母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1.正常女性体细胞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可表示为44+XX,则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44+XX
B.22+X
C.22+Y
D.44+XY
22.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为(
)
A.细胞识别
B.细胞融合
C.受精作用
D.细胞分化
2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指细胞分裂期持续的时间
B.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90%~95%
C.细胞周期的分裂期进行各种物质的准备
D.各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2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5.萨顿和摩尔根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选择的研究材料分别是()
A.果蝇和蝗虫
B.蝗虫和果蝇
C.蝗虫和飞蛾
D.果蝇和蛔虫
2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是红绿色盲,从根本上说。致病基因的来源应该是(
)
A.仅与母亲有关
B.仅与父亲有关
C.与父母亲都有关
D.与母亲或父亲之一有关
27.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有两种
B.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
C.儿子为患者,则母亲也一定是患者
D.父亲为患者,则女儿也一定是患者
28.决定猫的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决定黑色,b基因决定黄色,杂合子表现型为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
A.全为雌猫或三雄一雌
B.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C.无法确定
D.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
29.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表现型正常的个体是(
)
A.
B.
C.
D.
30.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
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
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
31.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共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2.下列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A.细胞的水分增多
B.细胞内色素逐渐减少
C.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D.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上升
33.蛙的受精卵能发育成具有完整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个体。在此过程中,产生不同类型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34.下列有关癌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次数有限
B.由正常细胞突变而来
C.容易在组织间转移
D.形态发生变化
35.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
A.前期、后期
B.间期、后期
C.间期、末期
D.前期、末期
36.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使植物细胞间分离开来
B.实验选用的龙胆紫属于碱性染色剂
C.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显微镜下观察前期细胞,可看到四分体
37.小鼠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
A.20个,20条
B.40个,40条
C.20个,40条
D.40个,0条
38.在实验条件下,胡萝卜根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植株。这说明该细胞具有(
)
A.普遍性
B.统一性
C.全能性
D.特异性
39.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正确形态是(
)
A.
B.
C.
D.
4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数目倍增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第II卷(非选择题)
41.(16分)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2)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所形成的子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期。
(4)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1:
2:
2的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
。
(5)A图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________。
(6)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_____)
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7)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根尖_______区细胞,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
42.(14分)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孟德尔通过研究发现了自由组合规律。
(1)孟德尔研究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黄色和__________。F2中,圆粒:皱粒=___________。
(2)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包括__________(从下列叙述中选填序号)。
①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为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请完成测交实验遗传图解: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3.(16分)图A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图B是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图A前一时期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期,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ab段染色体数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细胞中染色单体____条。
(3)若该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4)欲观察到图中清晰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_____溶液染色。
(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在_____期和______期。
44.(14分)下图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图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A、a、W表示基因。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雌或雄),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细胞中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此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该果蝇可以产生_______种基因型的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W表示果蝇的红眼基因,从果蝇的眼色遗传中可以反映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