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选文中特殊句式、虚词以及实词等重要的主要文言现象,能够读懂文本并准确翻译部分句子。
(2)用选文的思想启发学生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
过程方法:
利用现有文言知识自主学习,课上合作探究、交流,熟读把握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寓言《东海之大乐》的寓意,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堂上提交。由各小组派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预习案】
一、预习成果检验:
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1、注音:
泾(??????)流????渚(??????)清???????崖涘(??????)?????????尾闾(??????)?????
量(??????)数????比行(??????)???????礨(??????)空?????????稊(??????)米?????
号物(??????)????人卒(??????)???????禅(??????)让?????????曲(??????)?士
2、解释下列词语:
实词:
(1)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2)东面而视。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4)望洋向若而叹曰。
(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8)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虚词:
之:
(1)野语有之曰。
(2)我之谓也。
(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于: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拘于虚也。
(3)今尔出于崖涘。
(4)莫大于海。
(5)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3、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莫己若者。 :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又奚以自多。
(4)我之谓也
4、成语
(1)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
【探究案】
二、课堂探究:
1、文章虚拟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河伯,一个是海神若,二者分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这个寓言想要告诉我们哪些的道理呢?(请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可以多角度思考。)
三、拓展延伸:
面对河伯,面对河伯这一类人,甚至我们也可能就是河伯。那么,你想说什么?请你从上题选出的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用一句话寄语河伯。要求观点鲜明,语言有感染力。
四、质疑解难:
你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什么疑难问题?欢迎写在下面并和老师同学交流。
【相关链接】?
一蓑烟草任江平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考生:邢雅洁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无奈我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无路可走之时,望见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澄澈至极,悠悠远远,望断天涯路。
我以为你是孤独的,你却告诉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嗥啕此类,原来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红尘。何以赞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词穷。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大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甚至你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去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摄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
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美至于无所适从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态度。
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执的追逐,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飘渺之歌。
附: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一个人去买咖啡,又苦又涩;第二个去买矿泉水,味道很淡;第三个买饮料,甜的。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教师评价:这篇满分作文最成功的地方在于邢雅洁对庄子的境界有较深的感悟,否则,通过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来阐释一个“淡泊”的哲理,很容易落入俗套,或成为人物事迹的介绍而难见新意。作者借大量的庄子寓言和经过提炼的语言,萃取精华,裰合成文,显得富有文采和大气,很好地展现了一个高中生的语言素养。
面对福建高考作文题,邢雅洁由材料中的买的饮料的不同,类比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三类人的不同的生活追求与生活态度,一是“享受生活”型,一是“在奋斗中享受”型,三是“平淡生活”型。可贵的是邢雅洁没有简单作文,而是联想到了课文中的文化名人“庄子”,盛赞庄子平淡而超然的态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