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高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27道小题,共54分。每道试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图1为我国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图2为该地6月正在进行的一项体育赛事照片。读下图,完成1-2题。
图2的拍摄地点应位于左图中的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 图2中运动员的影子在其右后方,据此判断拍摄时的当地地方时约为
A. 9:30 B. 12:30 C. 15:30 D.18:30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绿洲周边存在绿洲风。据此完成3-5题。
3. 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
A.荒漠边缘的绿洲? B.绿洲边缘的荒漠? C.绿洲中心? D.荒漠中心
4. 夜晚逆湿出现概率大,原因是夜晚
A.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 B.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
C.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易凝结? D.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
5.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
A.导致沙漠扩大 B.改善土壤条件 C.导致降水增多?D.加剧风力侵蚀
每年夏季是澳大利亚的“丛林野火季”。研究表明,澳大利亚林火多发年份与沿岸洋流异常有密切关系。下图示意2019年9月-2020年2月的林火灾区分布。11月起,林火形成的烟尘飘向新西兰,使新西兰各地笼罩在烟霾中。据此完成6-8题。
431800-8255
6.推测与澳大利亚林火发生密切相关的洋流异常主要是
A.洋流①异常增强 B.洋流②异常增强
C.洋流①异常减弱 D.洋流②异常减弱
7.与澳大利亚相比,新西兰没有“丛林野火季”的主要原因是
A.岛国面积小,空气湿度大 B.纬度较高,夏季气温较低
C.植被覆盖率低,不易着火 D.西风较强,冬季降水较多
8.与往年相比,2019年11-12月新西兰
A.风力增强 B.降水增多 C.气温升高 D.光照增强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读图完成9-11题。
5461078740
9.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10.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B.稳定入海江道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增加陆地面积
11.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①东移 ②西移 ③潮差增大 ④潮差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5524547625
12.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13.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508000359410读我国大兴安岭东西坡积温和降水量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积温最小处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200 米左右 B.300 米左右 C.800 米左右 D.1000 米左右
15.造成东西坡积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低②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 ③纬度高低④太阳辐射⑤植被类型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下图为某山体的海拔剖面图及不同坡向年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北侧登山比南侧容易
B.若在北半球,则常年受信风带控制
C.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
D.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位于山体南坡
17.若该山体山麓地带的植被是地带性植被,则下列地区的自然带与该山体山麓自然带一致的是
A.亚欧大陆内部 B.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C.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部 D.巴西高原的东南部
2724785685800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右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东南季风 B.东北信风
C.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
19.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苔原
20.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A.热量不足 B.风力强劲 C.地质灾害多 D.土壤贫瘠
位于大兴安岭余脉的黄岗岭(下图),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上下波动。由花岗岩组成的山岭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北部是阿斯塔图石林,其沿山脊线延伸,岩层像“千层饼”状错落有致,倒塌的石林都是向东倒塌;而南部有大大小小数百个石臼(坑穴),且在不断扩大。据此完成21-22题。
092710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常年盛行东风
B.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
C.黄岗岭东侧植被比西侧茂盛
D.“千层饼”状岩层含有化石
石臼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风力侵蚀 B. 冻融作用 C. 地壳下陷 D. 岩浆活动
“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完成23-25题。
23. 若①~④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10hpa,则甲、乙两地之间的气压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 气压差20hpa B. 甲<乙 气压差40hpa
C. 甲>乙 气压差40hpa D. 甲<乙 气压差60hpa
24. 下列能表示出此刻MN之间气象要素空间变化的是
A. B. C. D.
25. 此时关于丙天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丙为暖锋,风力小,空气湿润,春雨缠绵
B. 丙为冷锋,风力大,暖空气干燥,鹅毛大雪
C. 丙为冷锋,风力大,暖空气干燥,沙尘漫天
D. 丙为准静止锋,风力小,空气湿润,冬无三日晴
2019年央视春晚《“儿子”来了》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下表为中国三个区域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表。据此完成26-27题。
26.形成三个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基数 B. 人口增长 C. 自然环境 D. 人口迁移
27.下列关于三个地区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
A. 从东部到中部到西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B. 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C. 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降低
D. 2005年至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提高
二、非选择题(3道小题,共46分。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到答题纸对应位置。)
28.读下列关于新几内亚岛的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New Guine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甲城市气温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7.1
27.5
27.2
26.9
25.3
25.4
24.8
24.9
25.2
26.6
27.0
27.3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二、三,运用所学知识,说出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3)乙河为该岛最大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对河口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98425149225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4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6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大山、大湖、大文化”是对吉尔吉斯斯坦(如图)景观最好的概括。大山,主要指天山(西段),该国国土面积的80%位于天山之上。大湖,是以伊塞克湖为主的高山湖泊群,约1923个,其中伊塞克湖面积6236km?,是青海湖的1.5倍,湖面海拔1609m,平均深度274.8m,湖泊封闭,没有出水口,终年不冻。
(1)描述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
(2)分析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6分)
AABCB DACAB ACDDA DACBB CBCDC AC
28.【答案】(1)特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海岸线曲折;多火山地震;沼泽广布。
成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可不具体写出板块名称,但没有边界类型不给分,板块名称错误不给分);地壳抬升运动显著;地壳活动频繁;平原多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
(2)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
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且年变化小;昼长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
(3)河口三角洲。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将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从而导致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沿海湿地面积扩大;河口地区洪涝灾害多发。
29.【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30.(1)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温带地区(中纬度),与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与我国新疆接壤)。
(2)北部山地阻挡冬季南下冷空气侵入,气候温和;咸水湖,湖水盐度高,湖水不易结冰;湖泊水面宽、水位深,冬季降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