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结业考试主观题答题模式
类型一 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1.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如: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我国位于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1)对地形特征的描述:以什么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总共有哪些地形类型。
(2)对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类型和特点,气候类型的特点要描述清楚气温和降水。
(3)对土壤的描述:类型和主要特点。
(4)对植被的描述:主要植被类型。
(5)对水文特征的描述(水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凌汛等)。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例如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例如:描述北京的气候特征:北京位于40°N左右,亚欧大陆东岸,濒临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1)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等。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等。
(2)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
类型二 对地理成因的描述:
1.分析气温的成因。
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
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2.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
(1)海陆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纬度因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
(4)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3.分析河流的凌汛条件:
(1)河流有结冰期。
(2)河流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动的河段。
例如:分析黄河产生凌汛的原因:黄河上游、下游河段地处温带,冬季河流要结冰,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河水,春季其上游解冻,下游未解冻,易产生凌汛现象。
4.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1)地势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
(2)降水多,有支流汇入,水量丰富。
例如:分析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丰富。
5.分析洪涝灾害的原因。
(1)我国典型的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台风的影响;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等。②人为原因: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3)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6.分析有关地质灾害。
(1)板块(火山、地震、变质)或地质是否破碎。
(2)坡度大。
(3)暴雨、降水量大。
(4)人为因素。
例如:分析横断山区常见地质灾害及成因:滑坡、泥石流。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坡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破碎,夏季暴雨集中。
7.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气候:气候条件影响了农业生产,暖湿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
(2)地形:平原、盆地地区的人口多于高山、高原地区的人口。
(3)开发早晚:开发较早地区的人口多于偏远地区的人口。
(4)交通:沿江沿海交通干道的人口多于交通不便地区的人口。
(5)人口迁徙:人口因经济、自然和政治因素迁徙。
类型三 区位分析类的答题分析:
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量、降水、灾害气象)、地形、水源、土壤。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人口及素质、技术。
例如:分析塔里木盆地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有利因素是光照充足,日温差大;限制因素是水资源缺乏。
2.影响工业基地区位因素。
原料(农产品加工、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市场(腹地)、交通、农业经济基础(提供食品和原料)、环境(风向、河流)、资金、政策、自然因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例如:分析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发展的区位因素。
(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4)发展的限制因素: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5)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3.影响交通建设区位因素。
(1)从交通网络建设自身需要考虑(完善网络,缩短运距,连接两个地区等)。
(2)从促进当地或沿线的经济发展考虑。
(3)从政治因素需要考虑。
(4)从自然因素是否限制,技术上能否克服考虑。
类型四 答题思路
1.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河流水量大小;
(2)流经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3)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2.河流航运价值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1)水量大小流经地区降水量的多少;
(2)河流水位高低及雨季的季节分配;
(3)流经地区结冰期、最冷月气温、流速、地形等;
(4)流经地区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等。
3.光照:
(1)指太阳光的照射时间长,光照长有利于植物生长,青藏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充足,但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
(2)一般来说气温高的地方热量充足,如我国的南方地区。
4.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选址问题
具体事物
选址
攀岩、观赏瀑布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适合岩,有河流流经时会形成瀑布
水库和大坝位置的选择
水库库区适宜选在河谷地区或“口袋型”的洼地,这些地方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②大坝一般建在洼地出口处,工程量较小
宿营地
靠近水源、地形较平缓的地方、远离陡崖
公路、铁路线
的设计
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选择跨等高线数量较少、直线距离较近的地方,尽量少过河建桥,少占用农田
登山线路选择
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区(坡度较缓,易于攀登,安全系数高,但费时)
聚落、居民点
选址
一般选择等高线稀疏,距离河流近,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地势、坡度等情况,一般平原多作为耕地,山地多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厂、工业区
选址
①自来水厂一般布局在河流上游;②污染性矿厂选择建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口,等高线稀疏、地形开阔平坦的地区;③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一般选择在接近原料、燃料、水源、交通便利和市场广阔的地方
5.等值线图的判读
(1)读图名一一明确等值线的类型
(2)读数值----注意取值,同时注意题干中所注的关键词“最大”“最小”等词汇,特别注意局部范围内等值线闭合的地方。
(3)读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温差、空间差异等)
(4)读凸起方向---“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往往成为考试比较青睐的知识点。(5)读延伸方向----通过等值线这个载体,来考査影响某地理要素的因素。
6.读图(地理分布图)分析类题目的答题方法
(1)读图名。读图时必须对图示区域内容作纲要性总体认识,如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就应该注重名称中所含的两个知识要素:范围--世界;主要内容一人口分布。有时图下可能没有地理分布图的名称,但题干部分会加以解释说明。
(2)读图例。一般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读懂图例后,才会有针对性地将图例信息标注到与题目相关的地方,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确定位置。地理分布图反映的是某种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因此,做题的基础是要正确判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区域位置,我们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区域相对位置进行分析,判定时一般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于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图尤为重要。
(4)整理信息。根据图中事物的分布,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内容相关的信息。
7.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方法
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分为点、线、面三大类。
(1)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分布较稀疏或较密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一般要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数值变化的趋势、疏密、延伸方向(走向)弯曲方向等方面来描述。
(3)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应该说清楚三个方面情况,即:哪里多(高)、哪里少(低);从哪里到哪里递减(递增)或升高(下降);集中分布在哪里。在表达时,所谓“哪里”,一般要用地理方位表示(如东多西少、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8.经纬度判断和分析
纬线和纬度读图方法一:
观察图完成:
(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
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
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
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到两极缩成一个点。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平行,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
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
把赤道定为0度,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代号是N;以南是南纬,代号是S,北纬90度是北极,南纬90度是南极。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3)特殊的纬线:
0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23.5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北纬23.5度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度是南回归线。
66.5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北纬66.5度是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极圈。
看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箭头的方向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经线和经度读图方法二:
观察图完成:
(1)找出经线的特征:所有经线
都是半圆形,经线长度都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
线都在南北两极点处相交,两
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
圈,它们的度数和是180度,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
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2)看清经度的标注方法和经度
分布排列的规律:国际上规定,
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度经线,也叫
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经度最大是180度,180度经线只有一条。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3)特殊的经线:
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界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180度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以东是西经,以西为东经。
西经2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东经16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方法三:六条分界线
(1)北纬、南纬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2)东经、西经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和18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度经线以东是西经,180度经线以西是东经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以东是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东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西是东半球
(5)低、中、高纬的分界线:30度纬线和60度经线,0-30度为低纬,30-60度为中纬,60-90度为高纬
(6)五带的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
方法四:判断经度和纬度的口决
(1)判断纬度看横线(上的度数),北大北纬,南大南纬;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2)判断经度看竖线(上的度数),东大东经,西大西经;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180度经线以西为东经
(3)判断南北半球看纬度,北纬属于北半球,南纬属于南半球
(4)判断东西半球看经度,西经20度以东是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东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西是东半球
(5)判断低、中、高纬看纬度,0-30度为低纬,30-60度为中纬,60-90度为高纬
(6)判断五带看纬度,回归线和极圈
(7)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3.5?N
0?
23.5?S
春分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夏至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