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广宇学校11-12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沭阳县广宇学校11-12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1 17:2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2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怅wǎng( ) ②zhù( )藏
③江山社jì ( ) ④gōu( )火狐鸣
2.找出下列成语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生意盎然 新成代谢 分道扬镳 万壑藏云 浮想连翩
弛名中外 豁然开朗 玲珑剔透 消声匿迹 登峰造极
错字
改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2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 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 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毕业前夕,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到郊外野炊,共享天伦之乐。
B 家乡的那座桥,无论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总是从容自若,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
C 听到儿童落水的消息,正在河边消夏的人们都忘乎所以,都跑去营救。
D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可他们却别出心裁地修改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5.按要求默写。(11分)
①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②陈涉太息曰: !
③《捕蛇者说》一文的主旨句是: !
④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
⑤ , 红杏枝头春意闹。
⑥晓战随金鼓, 。
⑦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⑧月黑雁飞高, 。
⑨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⑩桃李不言, 。
⑾纸上得来终觉浅, 。
6.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一段话。(3分)
例句: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仿写:假如生命是 ,不要 ,要 。
7.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4分)
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天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危险。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二)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问题。(19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选出下列加线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   )(2分)
A.蝉则千转不穷(停) B.负势竞上(凭依)
C.横柯上蔽(隐藏) D.好鸟相鸣(美丽)
9.选出下列各组加线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风烟俱净 B.猛浪若奔
一应俱全 面若桃花
C.一百许里 D.天下独绝
高可二黍许 群响毕绝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2分)
A.从流飘荡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
11.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3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3.理解填空。(3分)
①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②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14.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1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蹩。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5.《捕蛇者说》一文的作者 , 朝著名文学家;他与韩愈、宋朝的王安石等人并称为“ ”。(3分)
16. 解释下列加线字的含义 (8分)
①则久已病矣( ) ②殚其地之出( )
③则弛然而卧( ) ④时而献焉( )
17.选文中作者列出了三组对比的内容: (10分)
①“蒋氏以捕蛇独存”和“乡邻非死则徙”对比
② 和 对比
③ 和 对比
以上三组对比都是围绕选文中“ ”这一中心句展开的。
(四)阅读说明文,完成问题。(11分)
(1)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是一种连锁反应。
(2)绿色植物和海藻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它们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土壤(或海洋)中吸取的水混合,形成一种单糖、葡萄糖和氧气。这种奇妙的变化通过植物中的绿色素(叶绿素吸收日光进行化学反应,即光合作用)完成。
(3)树木将从空气中摄取的二氧化碳以葡萄糖的形式保存起来,能有效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热带雨林的树木生长很快,对促进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林木每年从空气中摄取上百万吨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由于工业和汽车尾气产生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因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极为必要.温室气体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能量,不让热量流失,结果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5)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6)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上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7)如果将来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有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的达尔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两个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B、第(4)段的作用是举例子说明雨林的毁灭的结果是引起全球的气温升高,从而告诫人类要爱护热带雨林,否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C、“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上的生物也大量灭绝。”这个句子用“77%”到“96%”这一数据范围说明发生在2.45亿年前的那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是最严重的一次物种灭绝。
D、作者告诫人们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灭绝。
19、根据上面文字,请简要说说雨林毁灭会给世界带来哪些灾难?(4分)
20、读了上面几段文字,你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五)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题。(9分)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吟诵着“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篇。
从科学上来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更亮是没有根据的。望月的时候,对地球而言,太阳和月亮位于正相反的方向。夏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在西北落下;望月则从东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因此,夏天日光多,月光少,冬天日光少、月光多。中秋夜月光比夏天多,这就是说,从月出到月没的时间间隔比夏季每月的望日要长,半夜时月亮也要高些。这可能是使人感觉中秋“月色倍明”的一个原因。
一个朔望月平均包含29天12小时44分。朔是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钟才是望;因此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由于朔望月的长度可以与平均值相差到6小时,因此望月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发生。选样看来,中秋节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满月,也就说不上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了。当然也有“望”恰好发生于中秋夜的年份。
21.第二段中说“冬天,情况正好相反”,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冬天的情况是怎样的。(3分)
[答]
22.联系全文看,“‘望’恰好发生于中秋夜的年份”时,该年的中秋节是不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为什么 (3分)
[答]
23.中秋节,人们往往因“月圆而人不圆”,就会产生“每逢佳 节倍思亲”的感觉。下边的诗句都是写月亮的,哪一句表达了这种情感 (3分)( )
A.晓镜但愁云髯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C.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4.作文(60分)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③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
参考答案
24、略
装 订 线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