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 选修1-1 1.5 电流和电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 选修1-1 1.5 电流和电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0 14: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电流和电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流的微观机理及其定义式,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2.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
3.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单位、常见电池电动势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流强度加深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流、电源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电流产生的原理和电流强度的计算。
2.电源和电动势的概念
【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导体中电荷定向移动与电流的关系。
2.对电源电动势的理解。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分组讨论法、类比法、定义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使天空发出耀眼的闪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6页第1、2自然段,找出伽伐尼和伏打对电击青蛙实验分别有什么样的认识?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
伽伐尼的观点:这是一种“动物电”现象,金属只是起了导电的作用。
伏打的观点:产生电流的关键在于两种不同金属的连接,青蛙肌肉只是起了检验作用。
经过科学实验证明,伏打的观点是正确的。基于这种思考,伏打发明了最早的直流电源——伏打电堆。
进入课题
电流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产生电流的条件:
①存在自由电荷。
说明:一切导体中都有自由电荷。例如,金属中的自由电子,酸、碱、盐水溶液中的正负离子,都是自由电荷。
②导体两端有电压
说明:把导体的两端分别接到电源的两极上,导体两端有了电压,这时导体中也有了电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无电压时,自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 有电压时,自由电荷定向运动
演示实验:小灯泡通电实验
导体中的电流可以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也可以是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如何规定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金属中的自由电荷是电子,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中的电流方向和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2)在电源外部的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分组讨论:
水流有大小,如何比较水流的大小?对于电流,又如何比较呢?(类比法)
结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4.电流强度
(1)物理意义:描述电流的强弱。
(2)定义: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I表示。
(3)定义式:I=Q/t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 微安(μA),? ??
1mA=10-3A??1μA=10-6A
(5)人的身体内也有电流:如心电图、脑电图。
你知道这些常识吗?
(1)手电筒中小灯泡的工作电流是0.25A。
(2)电子手表工作时,液晶显示屏的电流为0.2μA左右。
(3)彩色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为21吋,电源的工作电流为0.4A左右;屏幕为29吋,电源的工作电流为1A左右。
(4)50Hz的交流电,人能感触到的触电电流为1mA,能够自行摆脱电源的触电电流为10mA,触电电流达到50mA以上,将引起心室颤动。因此,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安全电流(摆脱电流)为10mA。
小试牛刀:
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多少?
解析:t=4min=240s
根据公式可得
二、电源和电动势
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源。
一个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开关构成。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上的电压,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运动,形成持续的电流。
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不一样。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用电动势来描述,符号E。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的单位与电压的单位相同,也是伏特。
分组实验: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完成导学案。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化学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大显身手:
关于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作用就是能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B.电源不工作时,电动势为零
C.电动势的单位与电流的单位相同
D.所有电源的电动势都是相同的
【布置作业】
课本第19页“问题与练习”第1、4题
【板书设计】
电流和电源
电流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产生条件:
①存在自由电荷????????
②导体两端有电压
3.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4.电流强度
(1)物理意义:描述电流的强弱。
(2)定义: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
(3)定义式; I=Q/t
(4)单位:安培(A) 、毫安(mA)、微安(μA)??
1mA=10-3A????? ? 1μA=10-6A
电源和电动势
1.作用:保持导体上的电压,形成持续的电流。
2.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