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一化学学案设计(人教版必修1):2.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高一化学学案设计(人教版必修1):2.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0-21 18:1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必修1学案设计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且能够熟练的写出电离方程式。
知识梳理: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
2、①电解质是在 或 能够导电的 。例如: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
②非电解质是 和 都不能导电的 。例如:蔗糖、酒精等。
注意: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练习1、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① H2SO4 ②液氨 ③氨水 ④铝条 ⑤氯化钠⑥石墨 ⑦二氧化硫 ⑧水 ⑨氧化钠 ⑩氢氧化钡
判断上述物质中:在一定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附注:SO2、SO3、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 、H2SO4、H2CO3 、NH3 ·H2O)电离所致,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SO2、SO3、CO2、NH3等为非电解质,而H2SO3 、H2SO4、、H2CO3 、NH3 ·H2O则是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 。
2、电离:电解质在 的过程。
氯化钠的电离: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 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形成了能够 的 和 。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 。
3、HCl、HNO3、H2SO4 的电离方程式
HCl
HNO3
H2SO4
它们都能够电离出H+,因此我们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时 叫做酸。
类比:电离时 叫做碱;
电离时 叫做盐。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Ba(OH)2 NaCl
BaSO4
NaHCO3
NaHSO4(水溶液中)
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B.溶于水后能够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能够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够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2.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里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NaCl B.H2SO4
C.酒精 D.NH4HCO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H3COOH和NaOH在水中都能完全电离
B.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Na+ 和 Cl-
C.H2SO4在电流的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和SO42-
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4.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的是( )
A.Na+、OH-、SO42-
B.H+、SO42- 、Cl-
C.Na+ 、K+、OH-
D.Na+、K+ 、Cl-
课下作业:
1.对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物质 B.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
C.电解所得到的物质 D.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
A. 食盐水 B.H2O C. NaHSO4 D.Ca(OH)2
3.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Ba(OH)2=Ba2+ + 2 OH-
B.NaHSO4(熔融)=Na+ + H ++ SO42-
C.MgCl2=Mg2+ + 2 Cl- D. H2SO4 =2H+ + SO42-
4、下列物质能够导电又是强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KNO3 D.NH3·H2O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多选)
A.CH3COOH  B.SO2
C.NaHCO3 D.CO2
6.酸、碱、盐三类物质的共同点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条件下都能电离
C.都能溶于水
D.都是化合物
7.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aHCO3=Na++H++CO32- B.NaHSO4=Na++H++SO42-
C.H2SO4=2H++SO42- D.KClO3=K++Cl-+3O2-
8.下列物质: ⑴Na ⑵Ba(OH)2 ⑶CH3COOH ⑷NH3 ⑸SO3 ⑹HCl ⑺NaCl ⑻蔗糖 ⑼ NaCl溶液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
9.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 ,
K2SO4 ,
NH4NO3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