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01 知识管理
1.物理变化
定 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外观特征:常表现为物质的形状或状态的改变。
2.化学变化
定 义: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外观特征: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等。并伴随______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联 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注 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
02 基础题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冰雪融化
C.轮胎爆裂
D.灯泡打碎
2.(海南中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洗菜
C.柠檬榨汁
D.葡萄酿酒
3.(广东中考)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水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4.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03 中档题
5.(铜仁中考)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下表有五位同学的错误观点,请你用熟悉的日常事例来否定其错误观点。
同学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甲
有发光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乙
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丙
有颜色改变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丁
有气体放出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戊
有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8.如图所示是探究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将一块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盐酸,可观察到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并逐渐减少,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上述实验过程中,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和B中都有气泡,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01 知识管理
1.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硬度、______、______、密度等。
注 意: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要注明条件。
易错提醒: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描述性质常用“易”“能”“会”“可以”等。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关 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02 基础题
1.(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挥发性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电性
2.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天然气作燃料
C.用铝来做铝锅
D.钢材用来制钢轨
3.(常德中考)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C.一氧化碳有剧毒
D.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
4.(福建中考)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根据材料归纳: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条)。
(2)过氧乙酸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03 中档题
5.(福建中考)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6.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
C.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汽油燃烧
D.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7.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颜色 ②状态 ③气味 ④味道 ⑤硬度
糖水和盐水______;氧气和水______;
铜和铝______;铁丝和保险丝______。
8.取一块木炭做了如下实验:
①观察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②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后发现煤的质量比木炭大;
③点燃木炭,木炭燃烧,经检验其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④把木炭砸碎。
上述各项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9.设计实验鉴别下列物质(操作、现象、结论):
(1)水和酒精
利用物理性质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化学性质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和二氧化碳
利用化学性质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规范地抄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字母要大写。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钠Na:____________,镁Mg:____________,铝Al:____________,硅Si:____________,磷P:,
硫S:,
氯Cl:,
氩Ar:____________,
钾K:____________,
钙Ca: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知识管理
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生成其他物质 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 能量
基础题
1.A 2.D 3.A 4.B
中档题
5.A 6.D 7.灯泡发光 摩擦生热 把红糖放入水中溶解 水的沸腾 浑浊的泥水静置一会儿 8.(1)水沸腾,生成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凝成水珠 (2)将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 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前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后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知识管理
1.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点 沸点
基础题
1.C 2.B 3.A 4.(1)无色 液体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或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等其他合理答案) (3)温度稍高能分解为乙酸、氧气
中档题
5.D 6.B 7.④ ② ① ⑤ 8.④ 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③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灰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硬度较小 可燃性 9.(1)分别取样品闻气味,有酒香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 分别将样品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 (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样品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