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马戏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彩的马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9 14: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字。
2、引导学生感受马戏的精彩,同时了解这些精彩的马戏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辛勤训练的结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彩色挂图、投影片或计算机课件。
2、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3、让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表演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动物表演。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动物表演的节目,结合你们收集的有关动物表演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给大家讲讲。(学生可展示图片,看着图片作介绍)
  动物的表演真精彩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再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3、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学生相互检查,相互正音。
  (2)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相互正音。
  注意“精”读后鼻音。“重、阵、叔”读翘舌音。
  (3)教师抽查。
  4、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词。通过读句子,同伴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图画初步理解词义。
  5、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6、识记要求掌握的生字字形。
  学生交流学字的情况。(“笨、阵、团”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来记)
  教学相机指导,比较字形:光——先精——睛金——全。
  7、指导书字生字。
  教师重点指导“戏、球、重”的书写。
  “戏”的斜勾要给学生示范。
  “球”不要丢掉最后的“点”。
  “重”要摆在正中,“丨”应在竖中线上。
  8、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学生的执笔、书写姿势要正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巩固练习
  一、复习生字
  二、观察图画,说说图意
  1、出示彩色挂图或计算机课件。
  2、学生一边看图或计算机课件,一边听教师范读。
  3、要求学生说图意,可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精彩的马戏》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节目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课文,用笔画出节目的名称。
  2、让学生板书画出的节目名称或学生说教师板书。
  3、重点读议课文第2——4自然段。
  4、在这几个节目中(教师指板书的前三个节目),你最喜欢哪一个节目?
  5、根据学生喜欢的节目,选择学习伙伴,组合学习小组进行重点读议。
  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你们是读了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才感觉到这个节目精彩的?让学生先看图、读文,再讨论:为什么喜欢这个节目?理解不同节目的精彩之处并在小组内朗读。
  6、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相机出示第二段文字并相机指导朗读。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猴子爬竿”这个节目确实精彩:猴子的打扮让我们觉得猴子好玩儿;猴子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惊异;猴子的表情让我们感到猴子顽皮的天性。难怪观众会被它逗得哈哈大笑呢!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节目的精彩。
  (1)自己试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读。
  (3)抽读。(抽同学读,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计算机课件或投影片)
  提示:现在请你们再来看看“猴子爬竿”这个节目,说说自己的感受。
  (4)齐读。
  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介绍“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时,先给我们介绍了节目名称,又介绍了猴子的动作和样子,最后介绍了观众的反应,让我们如同亲眼看见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猴子爬竿”这个节目的精彩。其他节目也很精彩,你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7、出示第三、四自然段,学生集体试读第三、四自然段。
  8、喜欢“黑熊踩木球”和“山羊走钢丝”这两个节目的同学分别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并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读好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9、再仔细读读课文,你一定发现了观众在观看这两个节目时的不同的反应。让我们再像课文中的观众一样,被笨重的黑熊那精彩的表演所吸引,为山羊演的绝技大声喝彩!
  10、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哄笑”、“喝彩”,从而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
  11、(出示课文插图四)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解疑。
  小结:是啊!动物们表演的节目个个都很精彩。小观众选了三个他最喜欢的节目来写,其他的节目就一句话带过,留给我们去想象,多好啊!动物们能表演这么多精彩的节目,都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的功劳!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四、让学生把自己看过的或收集到的其他节目进行交流
  五、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第3、4题。
  六、课堂订正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精彩”“表演”口头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所表演的精彩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有以下三个重点:
  1.阅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除了要读准课文中出现的10个生字外,还要注意让学生读准以下两个多音字和三个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好、喝;易读错的字:跷、瞅、算。
  2.教学生字时,要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好“猴、紧、演、算、直”等5个生字的笔画、笔顺及字形结构。
  3.要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明白动物的精彩表演是由马戏团演员们训练出来的,懂得人是最有办法的。
  教学思路:
  本课是看图学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配有四幅图。教学时应从图入手,图文结合,指导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课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图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初读课文。主要应按以下三步进行:①揭示课题,看图说图意。②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③自学生字词。提出自学要求,然后采取自学汇报的形式学习生字词。教学时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突出生字的书写指导。
  精读课文要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根据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逐段学习,强化学法指导。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各段的叙述方法基本相同,教师应重点指导学习第二段,其余两段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阅读,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第五段,是指导学生读懂第二句话的意思,懂得这句话是说动物能做各种表演是人训练的结果,讲清楚还是人有办法的道理。
  精读课文后要总结全文,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资料:
  戏:读xǐ。左右结构,字形左小右大。左边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马戏:原指人骑马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也指节目中经过训练的其他动物的各种表演。
  猴:读hóu。左右结构,字形左窄右宽。右边的“侯”,与时候的“候”不同,书写时中间不要多加一竖。猴子:哺乳动物,全身有毛,形状略像人,种类很多。
  扮:读bàn,不读fàn。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义:化装。
  熊:读xiǒng。上下结构。上半部“能”字的两个“匕”字,书写时小撇不出头。下半部四点底,第一个点是左点,其他三个是右点,最后一点书写时应和第一点一样略大些。字义:兽名,能用两只后脚直立行走,也能爬树。有黑、白、棕等颜色。
  直:读zhí。独体字。中间是三横、不是两横,也不是一竖。直立,就是站立。
  紧:读jǐn。上下结构,上半部第二笔竖略长于第一笔竖。下半部是“糸”不要丢掉第三笔点,也不要写成“系”。紧张,是指人的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演:读yán。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宀、一、由、八组成。表演,即演出;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狗:读gǒu。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两部分上下基本齐平。字义:一种家畜,也叫“犬”,善于看守门户。种类很多。
  算:读suǎn。上中下结构。共14画,第13画是竖撇,不是竖。中间是“目”,不是“日”。算术,数学的一个分科。
  叔:读shū,不读shù。左右结构。左半部是“上”和“小”组成的,“上”不要写成“止”。叔叔,父亲的弟弟;或对比父亲年龄小一些的男子的尊称。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本课是说猴子对很多观众都看它表演感到奇怪。
  瞅:读chǒu。北方方言,看的意思。
  绝技:没有人比得上,独一无二的技艺。
  倒竖蜻蜓:头朝下,脚朝上,用手支撑着身体倒竖起来。(可看第一幅插图帮助理解
  顽皮:一般指小孩很淘气。本课是说猴子的样子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这节课学习18课《精彩的马戏》(板书)请同学们看课题,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马戏)谁知道什么是马戏?“精彩”是什么意思?(精彩的马戏,就是动物经过训练表演的特别优美、非常出色的杂技节目。
  好,现在我就请同学们看一看什么是精彩的马戏。(用幻灯连续打出四幅图,让学生边看边说出每幅的意思
  二、教师范读课文。思考:这场精彩的马戏,主要讲了谁的什么精彩节目。
  三、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四、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
  五、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生字以词出现。
  马戏(xì):读字音,分析字形结构,(着重指导笔画)组词,讲词义。(结合插图理解
  猴(hóu)子:整体认读直呼音节,分析字形,讲字义,组词。
  打扮(bán):拼读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打扮”说一句话。
  黑熊(xiǒng):读字音,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匕”和“灬”部分),讲词义。
  直(zhí)立:读拼音,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不要写错笔画)解词义。
  紧(jǐn)张:读拼音,分析字形,(侧重笔画指导)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结合插图理解词义。
  表演(yǎn):读拼音,分析字形,(侧重指导笔画笔顺)理解词义,练习口头造句。
  狗(gǒu):读拼音,分析字形,讲字义,组词。
  算(suàn)术:正音,不读shuàn,分析字形结构,(侧重指导笔画笔顺)组词。
  叔(shū)叔:正音,不读shù,分析字形,解词义,练习口头造句。
  指导书写生字(猴、紧、演、算、直)。
  六、学生阅读课文。〔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和易读错字的读音,如:“好(hào)奇”不读(hāo);喝(hé)彩,不读(hē)。“跷”读qiǎo,不读qiāo。“瞅”读chǒu,不读cǒu。〕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先写猴子爬竿,接着写黑熊踩木球,然后写山羊走钢丝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逐段研读课文。
  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一句话概括地交待了时间——昨天、人物——我和妈妈、事情——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这是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写了几句话?哪几句话是写猴子的表演。观察第一幅图,说说猴子“倒竖蜻蜓”“圆溜溜”“好奇”“直笑”等词语,讨论:这段突出表现了猴子的什么特点?(顽皮
  观察第二幅图,说一说黑熊是怎样表演的。(黑熊很笨重,爬上大木球,直立着身子,滚动木球,它从翘翘板的那一头滑下来)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 “直立”“移动”“紧张”“哄笑”等词语,说说黑熊表演的怎样,突出了熊的什么特点。(紧张)找出表现黑熊表演时既紧张有趣又精彩的句子读一读,把黑熊那种笨重的样子和表演时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出色”是什么意思。读第一句话,结合第三幅图,想一想,句中的“也”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山羊的表演和猴子、黑熊一样都很出色)结合“稳稳当当、绝技、小心地、拱桥”等词语,具体说说山羊表演了哪两个出色的节目,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说明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读最后一句话,回答“喝彩”是什么意思?观众为山羊喝彩说明了什么?(出色
  阅读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人们对这三个动物的表演的反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看猴子表演,人们直笑;看熊表演,人们哄笑;看山羊表演,人们喝彩。表演的精彩程度不同,所以人们的反映也不同。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除了上面三个动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动物的表演?说一说课文最后一句话包含哪些意思?(①马戏精彩。②人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人的指挥。
  三、朗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四、总结全文(利用板书)指出文章叙述的特点有详写有略写,赞扬了人的智慧,说明了动物的精彩表演是叔叔阿姨们训练出来的,人真有办法。
  第三课时
  一、复述课文。
  按照先说节目名称,再说节目是怎样表演的,最后说观众反映的顺序复述课文。(自由练习说、指名复述
  二、听写词语。(完成课后习题3作业
  三、指导朗读课文。(先自由读课文,再指名分段读,重点指导朗读第四段
  四、背诵课文。
  提问:第四段写的是什么?(写山羊表演走钢丝的绝技)②它是怎样表演的?(板书:出色、稳稳当当、绝技、像一座拱桥、喝彩
  请同学们根据黑板提供的词语自由背这一段课文,然后再指名背诵。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