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 4.4 化学方程式(课件共42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 4.4 化学方程式(课件共42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0 23: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化学方程式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2020年秋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B
旧知回顾
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不变的是(  )A.物质种类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3.下列有关“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跟参与反应的石蜡质量相等B.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SO2和C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S和O三种元素 C.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学式是NO2D.加热24.5gKC1O3和4gMnO2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24.9g,则O2的质量为3.6g
D
D
旧知回顾
4.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他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HCl)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此时他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现象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2)为什么天平失去平衡?   .

(3)用上述原理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应在   条件下进行实验.
密封

膨胀气球受到向上的浮力
【回顾】你还记得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吗?你会用几种方式来表示这个反应?
①文字表达式:
点燃
二氧化碳
碳+氧气
② 符号表达式:
C + O2 CO2
点燃
③ 图形表达式:
+
上述各种表示方法有何优点和缺点?
C
O
O
O
O
C
导入新课
①文字表达式:
点燃
二氧化碳
碳+氧气
优点:能表示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缺点:不简明;不能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关系;不利于国际交流。
② 符号表达式:
C + O2 CO2
点燃
优点:能表示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方便国际交流。
缺点:不能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③ 图形表达式:
+
C
O
O
O
O
C
优点:能表示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还能知道各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微观构成,能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关系,还方便国际交流。
缺点:绘图太繁琐,不知道反应条件,不便于记录和表达。
【总结】上述各种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虽然都能表示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但有的不能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关系,有的不简洁、不方便国际交流,有的过于繁琐,比方便记录和表达。因此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例如,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C + O2 === CO2
点燃
导入新课
这样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又叫做反应方程式。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注意】化学方程式所能体现出的信息
C + O2 === CO2
点燃
反应物
生成物
“和”
反应条件
反应生成
一、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讲授新课
二、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2.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认识。
(1)定性角度: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定量角度:
即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C + O2 === CO2
点燃
如上述反应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表示各物质的数量及质量关系。
粒子数目之比
1 : 1 : 1
讲授新课
即每12份质量的碳恰好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相对分子(原子)质量之比
12 : 16×2 :(12+16×2)
物质的质量之比
12 : 32 : 44
C + O2 === CO2
点燃
各物质构成微粒:
1个碳原子
C
O
O
O
O
C
2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
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二、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定性方面:
定量方面: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微粒个数比。
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比。
【练一练】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 。
2:1:2
反应前
反应后
用图示表示这一化学反应为:
+

二、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练一练】下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意义?
2CO + O2 ==== 2CO2
点燃
1.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2.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恰好和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或: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或: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质量比为56:32:88
二、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3.化学方程式应如何读?
C + O2 === CO2
点燃
①从物质角度: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从量的角度: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从微观角度:
每一个碳原子恰好和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二、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练一练】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下列读法错误的是(  )A.点燃条件下,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 B.点燃条件下,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D.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B
点燃
二、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4.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①必须以科学实验的事实为根据(不能书写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也不能臆造不存在的物质)。
(1)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练一练】判断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书写原则.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4Fe+3O2 === 2Fe2O3
点燃
3Fe+4O2 ===Fe3O4
H2O2 === H2↑+O2↑
MnO2
2H2O2 ===2H2O+O2↑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讲授新课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两边的原子种类及数目必须相同)
【练一练】判断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a. P + O2 P2O5
4
5
2
b. Na+Cl2 NaCl
2
2
【练一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 B.4Fe+3O2 2Fe2O3 C.Al+2HCl═AlCl2+H2↑
D.Ca(OH)2+CuCl2═Cu(OH)2↓+CaCl2
D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①根据实验事实,在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连接。

P + O2 —— P2O5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在有关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然后把“──”改成“──” 。
P + O2 ── P2O5
4
5
2
──
──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补充】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a.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 P2O5
5
2
O
O
10
2 ×2 =4
4
点燃
a.找元素:
找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目较大的元素
b.计算最小公倍数
【注意】①当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为1时可省略不写;
②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应为最简整数比;
③配平时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练一练】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KClO3 --- KCl + O2↑
② Al + O2 --- Al2O3

点燃
2 2 3
4 3 2
③ H2SO4 + Fe(OH)3--- Fe2(SO4)3 + H2O
3 2 6
【注意】当需要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中带有原子团时,一般把它们作为整体考虑。
①6Fe+4O2 2Fe3O4 ( )

②3Fe+2O2 Fe3O4 ( )
③Na+Cl2 NaCl2 ( )

×
改正:3Fe+2O2 Fe3O4
×
改正:2Na+Cl2 2NaCl
【练一练】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b.奇数配偶数法:
a.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最多且原子总数两边出现一奇一偶的元素入手;
b.在原子个数是奇数的化学式前配成偶数(×2、4……),即是将奇数变成偶数 ;
c.然后再调整其他原子的个数。
【例1】CH4 + O2 ---- CO2 + H20↑
点燃
氧原子的个数为偶数
氧原子的个数为奇数,先把它变为偶数
2
2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
【练一练】用奇数配偶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Na + H2O --- NaOH + H2↑
FeS2 + O2 --- Fe2O3 + SO2
H2S + O2 --- SO2 + H2O
C2H2 + O2 --- CO2 + H2O
2 2 2
4 11 2 8
2 3 2 2
2 5 4 2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③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P + O2 ── P2O5
4
5
2
──
点燃

【注意】
①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用“△”表示)、通电、催化剂、高温等,写在等号的上方。若需2个或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等号上下方;
② 点燃≠燃烧(不能写燃烧);高温≠加热;
③常见的生成物的状态:若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气体后标“↑”,若反应物中没有难溶物,生成物中沉淀时沉淀后标“↓”。

④检查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是否正确、有没有配平、反应条件是否遗漏、有没有漏标“↑”或“↓”。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总结一下吧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在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连接。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在化学式前面配上合适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然后把“──”改成“──” 。
(3)标: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
(4)查:
检查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是否正确、有没有配平、反应条件是否遗漏、有没有漏标“↑”或“↓”。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练一练】写出KClO3在MnO2催化下加热分解成KCl和02的化学方程式:

【练一练】在化学方程式2XY2+Y2===2Z中,代号Z的化学式是( )
A.XY B.XY2 C.X2Y D.XY3
B
2
燃烧
(3)C + O2 CO2
点燃
点燃
(1)H2O2 H2 + O2↑
MnO2

2
2
(2)Mg + O2
MgO2
MgO
2

2H2O + O2↑
+ MnO2
MnO2
(4)2 H2O2
O
【练一练】指出并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
2KClO3====2KCl+302↑
MnO2

三、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5.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化学方程式不仅能表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的规律,还能反映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化学式来进行一系列的计算。
(1)计算依据:
化学方程式可反映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①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讲授新课
【例2】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5.3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
解题步骤 书写格式
(1)设未知量
(2)写方程式
(4)列比例式
(5)求未知量
(6)回答问题
(3)找相关量,即列出跟计算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 2H2O + O2
MnO2
2×34
32
15.3g
x


x=7.2g
答:生成氧气质量是7.2g
——
2×34
32
15.3g
x
=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讲授新课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 。
设未知数x,不带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
2H2O2——2H2O+O2
MnO2
68
32
15.3g
x

=

x=7.2g
答:生成氧气质量是7.2g
15.3g
32
x
68
——
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
先系数乘相对分子质量后真实质量带单位对齐
列比例,左右比
带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设可生成xg五氧化二磷。
P + O2 P2O5
点燃
31 142
15.5 x
31 15.5
142 x
x=71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g
【练一练】15.5g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运算过程,请聪明的你帮他找找错误,并改正。
=
解:设可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
4P +5O2 2P2O5
点燃
配平
4×31 2×142
相对分子质量要乘上前面的系数
真实质量要带单位
15.5g x
真实质量要带单位
4×31 15.5g
2×142 x
=
改正答案,并带单位
x=35.5g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35.5g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3】用加热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9.6g,求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KClO3 —— KCl + O2
——
MnO2

2
2
3
解:设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是x。
9.6g
96
x
245
9.6g
96
x
245
=

x=24.5g
答:设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是24.5g。

K-39
Cl-35.5
O-16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练一练】医疗上需要160千克氧气,如果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那么需要电解多少千克水?
解:(1)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36 32
x 160kg
x=180kg答:电解消耗180kg水。
36
32
x
160kg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质量互求
【例4】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按CaCO3纯净物计算),可制得生石灰(按CaO纯净物计算),但同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它是一种温室气体,排进大气中,会影响生态环境。试计算每制得100t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
CaCO3 == CaO + CO2
高温

解:设会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x 。
56
100t
44
x
56
100t
44
x


=
x=78.6t
答:会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78.6t 。
Ca-40
O-16
C-12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练一练】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反应原理如下:NH3+CO2+H2O+NaCl(饱和)═NaHCO3↓+NH4Cl.请计算:生产8.4t碳酸氢钠,理论上产生氯化铵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理论上能产生氯化铵的质量为x
NH3+CO2+H2O+NaCl(饱和)═NaHCO3↓+NH4Cl 84 53.5 8.4t x
84
53.5
8.4t
x

x=5.35t
答:理论上能产生氯化铵的质量为5.35t。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Na-23
O-16
C-12
N-14
Cl-35.5
想一想:
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多原料是不纯的,这类含杂质的问题该如何进行计算呢?
思路分析: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或反应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若不纯,要换算成纯量;若有反应物剩余或原来有生成物的都要扣除。
换算公式: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例5】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若有100t含杂质20%的铜矿(主要为氧化铜),用该方法可制得多少吨的铜?
解:铜矿中氧化铜的质量=100t×(1-20%)= 80t
CO + CuO ==== Cu + CO2
加热
设可制得铜的质量为x。
80t
80
64
x
80t
x


x=64t
80
===
64
答:可制得铜的质量为64t。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Cu-64
O-16
【练一练】某城镇1天要烧煤100t,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0%.计算该城镇1年烧煤产生的温室气体的量是多少?(1年按360天计)
解:1年烧煤中碳的质量为:100t×80%×360=288t。
设产生的温室气体的质量是x
C+O2 CO2
12 44
288t x
解得:x=1056t答:该城镇1年烧煤产生的温室气体的量是1056t。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244
288t
x

O-16
C-12
总结一下吧
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细节总结:
1.设未知量时带单位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化学式错误、没配平、漏掉反应条件)
3.化学式量计算错误
4.求质量比时没有乘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5.比例式没列对(或不对应)
6. 解题过程中无单位、单位不统一
7.解题步骤书写不完整
四、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定义:
定性方面:
定量方面: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微粒个数比。
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C + O2 === CO2
点燃
①从物质角度: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从量的角度: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从微观角度:
每一个碳原子恰好和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根据实验事实,在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连接。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在化学式前面配上合适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然后把“──”改成“──” 。
③标: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
④查:
检查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是否正确、有没有配平、反应条件是否遗漏等。
5.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计算依据:
化学方程式可反映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找相关量,列出跟计算相关的量
④列比例式
⑤求未知量
⑥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含义叙述错误的是(  )A.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和H2O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参加反应的CH4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每消耗16g甲烷就会生成18g水
D
2.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助推器中发生下列化学反应:2N2Hx+N2O4═yN2+4H2O,其中x、y的数值是(  )
A.3、4 B.4、4 C.4、3 D.3、3
C
课堂练习
3.2H2+O2 2H2O,在这个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是(  )A.2:32:18 B.4:32:18 C.2:32:36 D.4:32:36
D
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KClO3 KCl+O3↑
B.2KMnO2═K2MnO4+MnO2+O2↑
C.2P+O5 P2O5
D.2H2+O2 2H2O
D
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1+  Fe2O3﹣﹣  Fe+  A12O3
(2)  C2H4O+  O2﹣﹣  CO2+  H2O
(3)  C3H6 +  O2    CO2 +  H2O
(4)  Al+  HCl﹣﹣  AlCl3 +  H2↑
(5)  NH3 +  O2    NO+  H2O
(6)  Fe2O3 +  CO   Fe+  CO2
2
1
2
1
1
3
2
2
2
9
6
6
2
6
2
3
4
5
4
6
1
3
2
3
6.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请计算:(1)100g 68%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会产生多少氧气?(2)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 32
68g x
x=32g
68
32
68g
x
(2)生成水的质量为68g﹣32g=36g,100g 68%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00g﹣68g=32g,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是36g+32g=68g。答: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是68g。
解:(1)100g 68%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00g×68%=68g
答:生成32g氧气。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