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歌曲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帮助当小保姆的姑娘战胜病魔的动人故事,但歌词并没有具体地讲述情节,而是概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词句,发人深省。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爱的奉献》教育学生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奉献爱心。感受音乐对人的情感的表达作用。
2、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让学生能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演唱歌曲,简单认识歌曲的基本结构并体会歌曲表现的情绪、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和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休止符构成的节奏型。
教学用具:多媒体、网络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一组社会奉献爱心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2、师:爱,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与祥和;爱,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与希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吝啬爱,要献出自己的爱,让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更加温暖。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与爱有关的歌曲,名字叫《爱的奉献》。
3、作品介绍。
二、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1.歌词的学习。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2)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聆听《爱的奉献》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3.跟伴奏,学生用“啦”模唱一遍这首歌。
4.跟伴奏填歌词唱一遍这首歌。
三、歌曲升华
1、教师:这首充满爱的歌曲让我们感动,我感到同学们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边远山区同龄儿童渴望读书的图片:加上旁白(这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来自大别山深处,这双眼睛里闪烁着渴望,充满了忧郁,他看着你,也看着我,那忧伤的眼神像是在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故事,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个个令人心酸的镜头,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从心灵深处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2、当你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谈感受)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学生畅谈)
3、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为他们祈祷、祝福,祝福他们将来和我们一样幸福、温馨,让我们用这首《爱的奉献》和祝福送给他们,老师相信,他们在遥远的地方能感受到、感觉到我们的祝福。
四、拓展延伸
1 .根据歌词学习手语
2.教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感谢那些有爱心,奉献爱心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爱的奉献结束这堂课吧。
教学反思:
本课进行了《爱的奉献》这首歌曲的学习,课前以课件的方式导入,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然后慢慢引导他们进入本课学习的重点——《爱的奉献》歌曲的学唱,让学生在歌曲中快乐地感受爱、歌唱爱,后又融入了爱心故事的表演和手语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爱的领悟和感受,最后还不忘提升爱,希望同学们多奉献爱心,将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将班级变成爱的海洋。整堂课内容丰富多彩,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极高,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