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课
《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对自然、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在学唱中体会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复习旋律进行的知识,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习并掌握乐段知识,会根据乐句、旋律、音色、速度和情绪来分辨歌曲或乐曲的乐段。
教学方法
听唱法和模唱法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难点
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由小溪流水声音引出发声练习
5 4 3 0 ∣ 1 0 3 2 ∣1 0 6 0 ∣5 1 2 5 ∣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3·1 ∣ 2 1 7 ∣ 1 - ∣ 1 0‖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二、聆听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叫做《小溪流水响叮咚》。
1.初次聆听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设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号?速度又是怎样的?(四二拍,中速)
2.老师范唱,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地)它描述了什么内容?
3.再听歌曲,问:你能听出它分为几个乐段吗?(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流畅、抒情;第二乐段自豪、愉悦)
三、歌曲学习
学习第一乐段
(1)用模唱法教学第一乐段。
(2)听唱学习第一乐段。
(3)学生自己轻声试唱。
(4)学生演唱第一乐段,并提问反馈。
2.学习第二乐段
(1)用模唱法学习第二乐段
(2)学生轻声试唱
(3)学生演唱第二乐段,并提问反馈。
3.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之后,试着演唱第二段歌词。
4.练习歌曲,可以师生接龙演唱或男女生接龙演唱。
四、艺术升华
1.学生可以用四二拍的拍击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2.加入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的练习,让歌曲更加动听,更加优美。
五、拓展延伸
这首歌曲的旋律这么好听,我们换上其他的歌词会怎样呢?大自然还有那么多美妙动听的声音,我们也来想一想、唱一唱吧!
六、小结
从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