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 什么是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2. 要使 NaCl 饱和溶液中析出 NaCl 固体,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复 习 
现象:NaCl 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 
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 
 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入浓盐酸 
实验探究 
解释:在 NaCl 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NaCl(S) Na+(aq) + Cl-(aq) 
 Cl- 的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NaCl 析出 
化学式 
溶解度/g 
化学式 
溶解度/g 
AgCl 
1.5×10-4 
Ca(OH)2 
0.165 
AgBr 
8.4×10-6 
CaSO4 
0.21 
Ag2S 
1.3×10-16 
Ag2SO4 
0.796 
BaSO4 
2.4×10-4 
Ba(OH)2 
3.89 
Mg(OH)2 
9×10-4 
BaCl2 
35.7 
Fe(OH)3 
3×10-9 
AgNO3 
222 
 几种电解质的溶解度(20℃)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 
<0.01g 
0.01g~1g 
1g~10g 
>10g 
20℃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化学式 
溶解度/g 
化学式 
溶解度/g 
AgCl 
1.5×10-4 
Ca(OH)2 
0.165 
AgBr 
8.4×10-6 
CaSO4 
0.21 
Ag2S 
1.3×10-16 
Ag2SO4 
0.796 
BaSO4 
2.4×10-4 
Ba(OH)2 
3.89 
Mg(OH)2 
9×10-4 
BaCl2 
35.7 
Fe(OH)3 
3×10-9 
AgNO3 
222 
  1.溶解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对的; 
  2.没有绝对不溶的电解质,难溶电解质都会发生 
 微量溶解; 
 3.难溶 ≠ 不溶,只是溶解的太少而已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小于1×10-5 mol/L,沉淀就达完全。 
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讨论1:当 AgNO3 与 NaCl 反应生成难溶 AgCl时,溶液中是否含有 Ag+ 和 Cl- ? 
有 
  讨论2:难溶电解质(如 AgCl )是否存在溶解平衡?如何表示? 
Ag+ 
Cl- 
 溶解 
沉淀 
AgCl(s) Ag+(aq) + Cl-(aq) 
初始状态:V(溶解) > V(沉淀) 
溶解平衡:V(溶解) = V(沉淀) 
 溶解 
沉淀 
AgCl(s) Ag+(aq) + Cl-(aq) 
一、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 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固体溶质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难溶电解质___________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_____________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__________的状态。 
溶解成离子 
结合成沉淀 
保持不变 
(2) 溶解平衡的建立 
以AgCl(s)的溶解平衡为例 
 溶解 
沉淀 
AgCl(s) Ag+(aq) + Cl-(aq) 
(3)溶解平衡的特征 
逆 
等 
变 
定 
动 
(4)表达式 
AmBn(s) 
mAn+ (aq) + nBm-(aq) 
Ag2S(s) 
2Ag+ (aq) + S2-(aq) 
AgCl(s) 
Ag+ (aq) + Cl-(aq) 
注:需标明物质状态和可逆符号 
1、书写 CaCO3、Mg(OH)2 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2、向有固体 Mg(OH)2 存在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固体醋酸钠、氯化铵时,固体 Mg(OH)2 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加入固体醋酸钠,固体 Mg(OH)2 的质量增加; 
加入固体氯化铵,固体 Mg(OH)2 的质量减少 
 练 习 
  既然难溶电解质中存在溶解平衡,为什么通常情况下,可以认为生成沉淀的反应可以进行到底呢? 
 思考讨论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 
(5)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 
  a、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b、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c、易溶、微溶的电解质饱和溶液也存在溶解平衡。 
① 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AgCl 
1.5×10-4 
AgBr 
8.4×10-6 
(5)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 
b. 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Ca(OH)2除外 
② 外因: 
浓度:①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溶液 
 依旧是饱和溶液,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②加入含相同离子电解质,平衡向生成沉 
 淀方向移动(同离子效应) 
③加入消耗离子的电解质,平衡向沉淀溶解 
 方向移动(消耗离子) 
  【例1】下列有关 AgCl 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gCl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在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 AgCl 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 Ag+ 和 Cl- 
  C. 升高温度,AgCl 的溶解度增大 
  D. 向 AgCl 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 NaCl 固体,AgCl 的溶解度不变 
 案例辩析 
AC 
二、溶度积常数 
1.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 简称溶度积. 用Ksp表示. 
2. 表达式 
Ksp=cm (An+) ·cn (Bm—) 
AmBn (s) mAn+(aq) + nBm—(aq) 
写出下列物质达溶解平衡时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 
AgCl(s) Ag+ (aq) + Cl- (aq) 
Ag2CrO4 (s) 2Ag+ (aq) + CrO4 2-(aq) 
 练 习 
3、溶度积的意义 
 
①对于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如:AB、AB2型 
Ksp越大,溶解度越大,越易溶 
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 
如AgCl、AgBr、AgI 的 Ksp越来越小,则溶解度变小 
Ⅰ: 若溶解度相差极大,则符合上述规律 
 AgCl:1.56×10-10 Ag2S:1.8×10-50 
②对于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则未必 
Ⅱ:若溶解度相差较小,则只能通过计算才能比较溶解度 
以:AgCl、Ag2CrO4为例,计算溶解度(g/L) 
已知某温度下,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 
试计算溶解度(g/L)。 
AgCl(s) Ag+ (aq) + Cl- (aq) 
平衡 S1 S1 
Ksp= S12 =1.56×10-10 
得: S1 =1.25×10-5 mol/L 
所以: AgCl的溶解度为: =1.25×10-5 mol/L×143.5g/mol 
=1.79×10-3 g/L 
Ag2CrO4 (s) 2Ag+ (aq) + CrO4 2-(aq) 
平衡 2S2 S2 
Ksp= (2S2)2 ·S2= 4S23 = 9.0×10-12 
得: S2 =1.31×10-4 mol/L 
所以: Ag2CrO4的溶解度为: 
 = 1.31×10-4 mol/L×432g/mol 
=5.66×10-2 g/L 
故: AgCl溶解度小于Ag2CrO4 
解:设平衡时AgCl、Ag2CrO4的浓度分别为S1、S2 mol/L 
4、影响溶度积的因素 
(1)溶度积 Ksp 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溶度积与溶解度均可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3)相同类型的物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 
5、溶度积规则 
 AnBm(s) nAm+(aq) + mBn-(aq) 
  Qc称为离子积,其表达式中离子浓度是任意的,为此瞬间溶液中的实际浓度. 
(1) Qc>Ksp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达到平衡. 
(2) Qc=Ksp时,沉淀与饱和溶液的平衡. 
(3) Qc②溶度积规则 
①离子积 
Qc= cn (Am+) · cm (Bn-) 
  例 在20mL 0.0020mol·L-1Na2SO4溶液中加入 20 mL 0.020mol·L-1 BaCl2溶液,有无BaSO4沉淀生成?并判断 SO42- 离子是否沉淀完全?已知BaSO4的Ksp= 1.07×10-10 . 
6. 判断能否生成沉淀及沉淀是否完全 
解: (1) 
∴ 有BaSO4沉淀生成 
Qc= cSO42- · cBa2- =0.010×0.0010=1×10-5 >Ksp 
特别提醒 
  (1)溶度积 Ksp 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难溶电解质一定时)。 
  (2)溶度积与溶解度均可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3)相同类型的物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 
  在 100mL 0.01mol/LKCl 溶液中,加入 1mL 0.01mol/L AgNO3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 KSP=1.8×10-10) ( ) 
  A. 有AgCl沉淀析出 
  B. 无AgCl沉淀 
  C. 无法确定 
  D. 有沉淀但不是AgCl 
 习 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