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信息化社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4各方面,并指出: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物理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所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十分必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有机整合,更加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所以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如何教学生学,是问题化学习旨在解决的问题,所以问题化学习不失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途径。问题化学习是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行为的活动,它要求学习活动以学习者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习的有效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构建[2]。本教学设计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多种学生活动信息化社会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教材选修1-1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信息化社会是电磁波的应用,本节课知识点不多,结构也比较清晰。本节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即:信息的拾取、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处理为主线对实际中广泛应用的器材设备,比如“传感器”“数字电视”做了简要的介绍,从多角度展示了信息化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波的相关知识,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电磁波及其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把物理中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在授课方式上,采取的是以学生交流讨论为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体会传感器的应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2.了解信息的拾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记录的基础知识 
3.了解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哪些变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与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各类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及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传感器给生活带来的方变,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体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祖国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各种便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归纳演绎、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讲授 
重难点 了解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体会传感器的人们带来的方便 
知道温度传感器具有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学习内容 
【新课导入】 
教师表演魔术 
【活动一】: 
1.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是如何直接获得信息的呢? 
教师展示鹰和猎犬以及地动仪,引出传感器的概念,再一次通过图1引出感官所对应的传感器 
【活动二】教师演示,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 
一、教师演示烟雾传感器、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 
问: 
1.膨胀系数的大小决定了什么? 
2.在相同的温度下,那种材料膨胀(收缩)的比较明显? 
3.如果把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片贴合在一起,制成双金属片,当温度变化时,双金属片如何变化? 
4.结合教材中的金属片形状和视频,你觉得金属片的外侧应该放膨胀系数大的还是小的材料呢? 
结合电路图,说明双金属片的应用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并得出光敏电阻的电阻变化和光照的关系 
教师通过投屏软件,展示优秀学生的作品 
四、学生讨论展示、教师解释课前魔术 
学生讨论分析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投屏软件展示。 
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地方用到了传感器? 
【活动三】 
教师展示信息的传递从古到今的一个演变过程,学生知信号传播的几种方式。 
通过手机投屏展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 
【活动四】 
教师展示信息的记录从古到今的一个演变过程,通过讨论知道信息的记录是从篆刻----誊写----印刷----拷贝的一个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几个危害比较大的电脑病毒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数字电视的优点 
学生通过讨论,展示在信息时代可以做的事 
在现在的社会中如何拾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 
【活动五】 
学生观看人工智能相关视频 
检测题 
1、在信息化时代,下列哪些技术应运而生( ) 
A、传感技术 
B、无线电技术 
C、网络通信技术 
D、计算机技术 
2、以下家用电器中利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是(  ) 
A、洗衣机 
B、电冰箱 
C、空调 
D、电饭锅 
3、当人走到饭店门口时,门就会自动打开,是因为门上安装了下列哪种传感器(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光传感器 
D、声音传感器 
4、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具有的优点是( ) 
A、抗干扰力强 
B、容易加密 
C、便于计算机处理 
D、传输简单 
5、某同学想做一个火警报警器。要做到低温时电铃不响,火警时产生高温,电铃响起。要用到什么样的传感器?(你能为他设计一个方案吗?)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的培养 
 
 
引入新课,增加学习兴趣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之一,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兴趣。展示苍蝇和猎犬,让学生明白发明创造源于生活, 
展示地动仪,引出传感器。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展示我国在古代的科学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引发探究问题 
告诉学生生活中的魔术并非是魔,而是术,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 
通过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 
通过讨论知道信息的记录是从篆刻----誊写----印刷----拷贝的一个过程 
让学生了解比较前沿的人工智能现状 物理观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观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探究 
与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观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八、问题设计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 乙醇 
课时目标 问题系统 问题类型 
传 感 
器 什么是传感器? 是何,记忆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膨胀系数的大小决定了什么? 是何,记忆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在相同的温度下,那种材料膨胀(收缩)的比较明显? 是何,理解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如果把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片贴合在一起,制成双金属片,当温度变化时,双金属片如何变化? 若何,分析性问题,解答疑难题 
 结合教材中的金属片形状和视频,你觉得金属片的外侧应该放膨胀系数大的还是小的材料呢? 若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这种传感器将如何应用呢? 如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的物理性质? 是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乙醇与乙烷相比,为什么沸点高,溶解度大? 为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能否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为什么? 为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如何,运用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如何除去乙醇中的水? 如何,运用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乙醇的氧化反应 铜、银饰品用的时间久了会变黑,如果放到乙醇溶液中加热一段时间,再取出发现又变得光洁闪亮,是什么原因呢? 如何,理解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反应过程是怎样的? 是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如何,理解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微观角度,发生这个反应都断了哪些化学键? 如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难题 
 醉酒是什么原因? 为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乙醇还可以被那些物质氧化? 是何,理解性问题,解答新问题 
乙醇的用途 乙醇都有哪些用途? 是何,分析性问题,解答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