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简谱) 五年级上 第2课 嘎达梅林(安波记谱译配) 课件(19 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简谱) 五年级上 第2课 嘎达梅林(安波记谱译配) 课件(19 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10 17:0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蒙古族民歌
《 嘎达梅林》
生平:
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
姓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扎兰屯人。嘎达是蒙古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嘎达梅林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
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等职。
1908年,在达尔罕旗旗卫队当兵服役,
5年后被提升为旗卫队章京。
1916年被任命为旗卫队的扎兰(参领),1925年被提升为旗军务梅林(统领)。
后因拒绝达尔罕王福晋要把旗卫队收租的土地交给王府支配而被撤职。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造反起义是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幸福。
全曲具有蒙古族短调的特点,结构严谨
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
力。语言声韵的抑扬与曲调的旋律起伏
一致,情绪悲壮而沉重,表达了人们对
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
歌曲特点:
这首歌曲是由:
A 男高音

B 男中音

C男低音
男低音特点:

男低音的银色低沉,浑厚,按音色的
特点还可细分为抒情男低音和深厚男低音。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造反起义是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幸福。
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蒙古族民歌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世界。
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人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白节、“马奶节”,那达慕大会: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
蒙古人民热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
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
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
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一首欢乐悠扬的马头琴
曲秦响时,常常引得人们歌声阵阵,笑声朗朗,
那辽阔似锦的大草原,那彩云般的牛马羊群,
即刻浮现在人们眼前,而一首忧伤的曲调,又
可以使人潸然泪下,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