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相框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选择材料,运用剪贴绘画等技法为自己的照片制作有个性的小相框。通过制作小相框,形成善于收集各种材料的意识,学会用各种方法自制小相框。
情意:感受相框对照片的装饰与美感,以及相框在生活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生活审美能力和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造型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了解小相框的材料、造型、色彩、装饰及支架、背板中包含的设计。
难点:相框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学习材料:
冰棒棍、牙膏盒、彩色卡纸、白板纸、彩色纸、广告宣传单、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检查用具。
教学意图:
保证本课的顺利进行。
二、对比欣赏相框之美
1. 同学们,平时你的照片都放在什么地方?贴在墙上?插在相册里?还是放在好看的相框里摆在桌子上?
放入相框里的照片能够摆放在桌面上,有相框装饰的感觉更漂亮。
2、你都见过什么样的相框呢?
3.欣赏大屏幕中各式相框,(从相框的样式,材料等方面进行介绍)
(1)相框是什么样式的呀?
(2)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互相交流,如石膏的,塑料的,金属的,木质的…)
3.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相框,你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老师这个小相框是选用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制作的,即美观又实用,而且还很环保。你想不想拥有一个这样个性的小相框呀?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自制小相框
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物品,只要我们动脑筋就可以把它们变废为宝。
教学意图:
通过直观欣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创作过程
1.我们想设计一个小相框,你知道它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吗?
相框、背板、支架。
2.看书分析材料的应用和制作相框的构思(小组讨论)
(1)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相框?
(2)根据所选用的材料来看,什么样的像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照片?
(3)怎样固定背板和支架?
3.教师总结
思考:开拓思路,除了书上介绍的支架,你还见过什么式样的?我们如何利用手头的资料来更好的设计支架。
4.作业提示:
自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有创意,更漂亮。布置作业要求: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巧妙的设计和制作。
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教学意图:
了解相框的结构。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和动手创作能力。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巡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加强个别指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新颖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教学意图:
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五、展评
1.欣赏学生的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从设计制作、方法材料、色彩搭配、创新点,遇到的问题、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2.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和改进方案,评选:创新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教学意图:
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创新的自信心与评价能力。
六、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善于到生活中发现美的信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