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2010-2011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4)课件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金榜学案】2010-2011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4)课件 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1 19:5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四)
(90分钟 100分)
【金榜学案】
2010-2011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4)课件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
项是(2分)( )
A.撂(liào) 包扎(zhā) 氛围(fèn) 尴尬(ɡān)
B.喙(huì) 磅礴(pánɡ) 寥廓(liáo) 忸怩(niè)
C.弦(xuán) 铿锵(kēnɡ) 虔诚(qián) 发髻(jì)
D.宕(dànɡ) 睿智(ruì) 裸露(luǒ) 木讷(nà)
【解析】选A。“扎”应读zā,“氛”应读fēn;B项,“怩”应读ní;C项“弦”应读xián;D项,“讷”应读n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康慨激昂 自然真挚 浓艳绮丽 磕磕绊绊
B.豪放激越 深沉冷俊 婉约清秀 松松爽爽
C.淳厚质朴 柔婉清丽 莫名奇妙 博识睿智
D.幽默隽永 恬淡纯净 颇不服气 摇摇摆摆
【解析】选D。A.“康”应为“慷”;B.“俊”应为“峻”;C.“奇”应为“其”。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
清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
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诗人的纯净、乐观的心。
洗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新颖不俗气。
(2)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
(3)这里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4.修改下列病句。(2分)
(1)为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让社会的中流砥柱以主人翁的姿态肩负崇高的使命,清华大学响应党的“十七大”,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西部大开发建设事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同学关于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十七大”后加“的号召”;(2)“研究”与“听取”位置互换。
5.下面各句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比喻、拟人)
B.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反复)
C.我想拉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排比)
D.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比喻)
【解析】选B。修辞方法是“对偶”而不是“反复”。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百合花》这篇小说的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她的许多作品曾受到茅盾、冰心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其主要作品集有《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
B.《白鹭》一文的作者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话剧《屈原》,诗集《女神》,小说《林家铺子》等。
C.茅盾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在1927年写作第一部小说《幻灭》时使用的笔名。
D.《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作者是鲁藜,现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醒来的时候》《鹅毛集》《儿时的歌》等。
【解析】选B。《林家铺子》不是郭沫若的代表作,而是茅盾的代表作。
7.你喜欢阅读哪位作家的散文?仿照下列句式说说其散文的风格并列举一部作品。(3分)
例句:我喜欢巴金的散文,因为他的散文自然真挚,如《怀念萧珊》。
仿句:我喜欢_________的散文,因为他的散文__________,如《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朱自清 真挚清幽 绿
8.下面是某食品厂为其生产的食品“黑咖啡雪糕”所写的广告词,请根据下面提示的角度,分别指出该广告词所传递出的信息内涵。(3分)
苦苦的追求 甜甜的享受
(1)产品功用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技巧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哲理情思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突出“黑咖啡雪糕”的味道特点:苦、甜
(2)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偶,使句式整齐,语意凝练。使用叠词,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3)没有执著的追求,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
9.诗歌常常借助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想一想,这首诗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意象”就是意境,即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答案: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10.“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你是怎样理解“浅浅”这个词所包含的深意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围绕台湾和大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的关系思考。
答案:“浅浅”意味着台湾与大陆山水相连,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意味着相隔的海峡再深也隔不断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浅浅”的海峡,阻止不了祖国统一的脚步。
11.全诗以“乡愁”这一情感主线贯串全篇,诗人笔下的乡愁指哪些感情?这些感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构成了怎样的关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每节开头表示时间和结尾两句表示空间变化的词语。
答案:指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对亲情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些感情按时空变化顺序安排,构成了层层深入的关系。
12.诗的哪一节使主题得以深化,是怎样深化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和结构的理解能力。前几节是对亲人的乡愁,第四节一个“而”字的转折,意味着现在的乡愁与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不同,将个人的经历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诗篇的感情至此达到高潮。
答案:最后一节。由前几节对亲人思念的乡愁,推至对祖国统一、台湾回归的企盼,因而深化了主题。
1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成语。(4分)
(1)因合伙人背信弃义而倒闭。
背信弃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往往不是寄希望于他人的援手,就是一蹶不振,失去重新尝试的勇气。
一蹶不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守信用和道义。
(2)比喻一遭到挫折就不能再振作起来。








14.“我”的朋友有一份“安稳有保障的工作”,他为什么辞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他在人们的眼光中,不但看到了同情,更看到了怜悯还有不屑。他的自尊心在这种目光中一次次被刺伤。
15.“我”的朋友在总结他成功的经验时,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回答。“我”的朋友的回答在第二段的结尾部分。自己的回答可以对“我”的朋友所做的事情进行概括,也可以从自己认为共性的方面回答。
答案:他说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同情自己。我认为还应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16.请你谈一谈对“别人同情你不要紧,若自己同情自己,就会成为懦夫,失去奋斗的动力,成功也就决不可能”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靠别人的同情和救济生活,更不能自己同情自己。因为对自己产生同情心,会消磨自己的斗志,也就不会成功。
17.最后两个自然段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由点到面,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仅是身有残疾和病患的人,就是健康的人,也不能同情自己。这样就比单纯叙事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答案:议论。起深化中心的作用。
18.通读全文想一想,文章以“牵手母爱”为题目有何好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对标题作用的考查。回答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牵手”的原因是本文的线索,对“母爱”的怀念是本文的中心。
答案:既点明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19.试对第⑥段画线句进行赏析。(内容、写法、情感任选一方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黧黑的面孔”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蓝色的短袖衫泛着亮晶晶的盐粒”表明母亲在烈日下站立时间之长,体现了她深切的爱子之情。
答案:这句话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表明母亲在大热天已等了他很长时间,体现爱子情深。
20.细读第⑦段画线句,说说母亲脸上为何闪过一抹“失落”?她又“欣慰”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对人物心理描写的考查。应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具体回答。“失落”的原因是儿子把“面子”看得比“母爱”要大;“欣慰”的原因是葱花饼放到了儿子的手中,自己的心愿得到了满足。
答案:“失落”是因为母亲已顶着烈日等他很久,好不容易见到他,他却为了面子,有意疏远母亲。“欣慰”是因为母亲终于卖掉桃子买了儿子最爱吃的葱花饼,心里满足,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1.“便把手轻轻一甩,将母亲那只磨出茧子的手甩开了。”请发挥想像,揣摩一下,此时“他”心里在想些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真难为情!被同学看到我会没有面子的,同学会嘲笑我的。
22.对文中的“男孩”,同学们褒贬不一,你对他有什么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认为小男孩能自我反省,值得学习。人无完人,犯了过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反省、改正;或我认为小男孩竟然为了在同学面前要面子而有意疏远自己的母亲,这种爱慕虚荣的做法是不对的。
三、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位哲人在交谈,它能让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前行之路。有人说,看到好书,生活再难也要买,时间再紧也要读,因为好书是每个人的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
在学习生活中,也许你已经读过一本或很多本好书,想想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们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也许,直到现在你还没有读到过自己理想中的好书,但你一直对好书充满向往与憧憬,并期待着与它们相遇相知……
请以“好书与我的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所写内容不能超出话题范围,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充满生活气息、饱含人文关怀的作文题目。写作自由度较大,题材范围较宽。其中“好书”应是有意义、有价值、催人奋进的书,它可以是大部头的长篇名著,也可以是短小精美的散文;“我的成长”应是思想的启迪、心灵的碰撞产生的火花,正如材料所说,“让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照亮人生的前行之路”,在我们的成长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