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5张PPT)
复习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葡萄糖(糖类)
复习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葡萄糖(糖类)
复习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葡萄糖(糖类)
ATP
复习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葡萄糖(糖类)
ATP
葡萄糖中储存的能量如何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量ATP的呢?
复习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以酵母菌为例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依赖外来的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以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以酵母菌为例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通入空气)
无氧
条件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所需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无氧
(通入空气)
无氧
条件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所需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无氧
(通入空气)
无氧
酒精会使酸化的的重铬酸钾(橙色)变成灰绿色
条件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所需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变浑浊/快 无变化
无氧
(通入空气)
无氧
酒精会使酸化的的重铬酸钾(橙色)变成灰绿色
条件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所需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变浑浊/快 无变化
无氧 变浑浊/慢 出现灰绿色
(通入空气)
无氧
酒精会使酸化的的重铬酸钾(橙色)变成灰绿色
实验结论
二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结论
二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
(2) 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3)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1、场所
探究性分析:
将酵母菌细胞进行研磨,得到细胞研磨液匀浆。将其中一部分匀浆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从沉淀中分离出线粒体,再分别进行下列试验:
探究性分析:
注:上清液(细胞质基质)
(实验操作)A瓶 (实验现象)B瓶
加入匀浆和葡萄糖
只加入上清液(或线粒体)和葡萄糖
加入上清液、线粒体和葡萄糖
B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通入空气
注:上清液(细胞质基质)
(实验操作)A瓶 (实验现象)B瓶
加入匀浆和葡萄糖 变浑浊
只加入上清液(或线粒体)和葡萄糖 没有变浑浊
加入上清液、线粒体和葡萄糖 变浑浊
B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通入空气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有氧呼吸的场所在何处?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一、有氧呼吸
1. 场所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一、有氧呼吸
1. 场所
内膜
嵴
基质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一、有氧呼吸
1. 场所
外膜
内膜
嵴
基质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一、有氧呼吸
1. 场所
外膜
2. 过程:
B
通入空气
NaOH溶液
分析上述材料,找出分解葡萄糖的场所以及其分解产物?
(操作)A瓶加入 (实验现象)
上清液和葡萄糖 石灰水无变化,A瓶中检测到丙酮酸和[H]
线粒体和葡萄糖 石灰水无变化,A瓶中葡萄糖没有被分解
澄清石灰水
注:上清液
(细胞质基质)
(实验操作)A瓶加入 (实验现象)
上清液、丙酮酸和[H] 不浑浊,(且A瓶中无其它物质生成)
线粒体、丙酮酸和[H] 变浑浊
线粒体、丙酮酸 变浑浊
分析上述材料,找出有氧呼吸继续反应的场所、利用的物质以及其部分分解产物?
B
通入空气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注:上清液
(细胞质基质)
如在A瓶插一根温度计,发现在前面的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相应的化学变化,温度计的温度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分析上述材料,温度计温度上升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B
通入空气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注:上清液
(细胞质基质)
3. 总反应式:
2. 过程: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
3. 总反应式:
2. 过程: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
4. 概念:
3. 总反应式:
2. 过程: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
4. 概念:
3. 总反应式:
2. 过程: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2. 总反应式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1) 产生酒精:
2. 总反应式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酶
(1) 产生酒精:C6H12O6
2. 总反应式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C2H5OH(酒精)+CO2+能量
酶
(1) 产生酒精:C6H12O6
2. 总反应式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酶
(1) 产生酒精:C6H12O6
酵母菌、苹果等多数植物组织
2. 总反应式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酶
(2) 产生乳酸:C6H12O6
(1) 产生酒精:C6H12O6
酵母菌、苹果等多数植物组织
2. 总反应式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酶
(2) 产生乳酸:C6H12O6
(1) 产生酒精:C6H12O6
酶
C3H6O3(乳酸)+能量
酵母菌、苹果等多数植物组织
2. 总反应式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酶
(2) 产生乳酸:C6H12O6
(1) 产生酒精:C6H12O6
酶
C3H6O3(乳酸)+能量
酵母菌、苹果等多数植物组织
2. 总反应式
2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酶
(2) 产生乳酸:C6H12O6
(1) 产生酒精:C6H12O6
酶
C3H6O3(乳酸)+能量
人、动物, 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乳酸菌
酵母菌、苹果等多数植物组织
2. 总反应式
2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3、概念: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3、概念: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细胞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丙酮酸
细胞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丙酮酸
细胞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丙酮酸
细胞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哪种方式更普遍?为什么?
思考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 所
条 件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区 别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 所
条 件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区 别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 所
条 件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区 别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需氧、酶等
不需氧、需酶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 所
条 件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区 别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需氧、酶等
不需氧、需酶
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二氧化 碳或乳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 所
条 件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区 别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需氧、酶等
不需氧、需酶
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二氧化 碳或乳酸
较 少
较 多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 所
条 件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区 别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需氧、酶等
不需氧、需酶
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二氧化 碳或乳酸
较 少
较 多
① 两者第一阶段相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 所
条 件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区 别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需氧、酶等
不需氧、需酶
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二氧化 碳或乳酸
较 少
较 多
① 两者第一阶段相同
② 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1. 温度: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1. 温度: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温度是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
1. 温度:
呼吸 速率
温度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温度是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
1. 温度: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而延长保存时间。
呼吸 速率
温度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温度是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
2. O2:
2. O2:
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的速率也增加,超过一定限度,O2浓度再增加,有氧呼吸的速率也不再增加。
2. O2:
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的速率也增加,超过一定限度,O2浓度再增加,有氧呼吸的速率也不再增加。
应用: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
3. CO2:
3. CO2:
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3. CO2:
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应用:增加CO2浓度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4. 水:
4. 水: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少。
4. 水: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少。
应用: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速率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选用“创可 贴”等敷料包 扎伤口,既为 伤口敷上了药 物,又为伤口 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对于板结的土壤
及时进行松土透气, 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 分的有氧呼吸,从而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 对无机盐的吸收。此 外,松土透气还有利 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能够促使这些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从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水稻适于在水中生长。这是因为水稻的茎和根能把从外界吸收来的氧气通过气腔运送到根部各细胞,而且与 旱生植物相比,水稻的根比较 适应无氧呼吸。但是水稻根细 胞仍以有氧呼吸为主,所 以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 果稻田中氧不足,水稻根 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 时间长了,酒精会对根细
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
1. 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 ) A. 淀粉 B. 糖原
C. 葡萄糖 D. ATP
2. 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
是( )
A. 酒精和CO2 B. 只有乳酸
C. 酒精和乳酸 D. 酒精或乳酸
练 习
C
练 习
1. 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 ) A. 淀粉 B. 糖原
C. 葡萄糖 D. ATP
2. 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
是( )
A. 酒精和CO2 B. 只有乳酸
C. 酒精和乳酸 D. 酒精或乳酸
C
A
练 习
1. 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 ) A. 淀粉 B. 糖原
C. 葡萄糖 D. ATP
2. 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
是( )
A. 酒精和CO2 B. 只有乳酸
C. 酒精和乳酸 D. 酒精或乳酸
3. 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曾产生的化合物是( )
A. 乳酸 B. 二氧化碳 C. 酒精 D. 丙酮酸
4. 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 )
A. 外膜和内膜 B. 内膜和基质
C. 外膜和嵴 D. 所有膜结构
3. 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曾产生的化合物是( )
A. 乳酸 B. 二氧化碳 C. 酒精 D. 丙酮酸
4. 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 )
A. 外膜和内膜 B. 内膜和基质
C. 外膜和嵴 D. 所有膜结构
D
3. 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曾产生的化合物是( )
A. 乳酸 B. 二氧化碳 C. 酒精 D. 丙酮酸
D
4. 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 )
A. 外膜和内膜 B. 内膜和基质
C. 外膜和嵴 D. 所有膜结构
B
5.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 )
A. 葡萄糖→丙酮酸→水
B. 葡萄糖→丙酮酸→氧
C. 葡萄糖→氧→水
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5.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 )
A. 葡萄糖→丙酮酸→水
B. 葡萄糖→丙酮酸→氧
C. 葡萄糖→氧→水
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D
6.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是( )
A. 细胞质基质 B. 核糖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6.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是( )
A. 细胞质基质 B. 核糖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C
7. 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一般情况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 )
A. 有氧呼吸 B. 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C. 无氧呼吸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
7. 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一般情况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 )
A. 有氧呼吸 B. 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C. 无氧呼吸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8. 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 )
A. 随氧气同时吸入
B. 葡萄糖分子中的碳与吸入的氧结合 C. 丙酮酸分子中碳与吸入的氧化合
D. 丙酮酸的彻底分解
8. 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 )
A. 随氧气同时吸入
B. 葡萄糖分子中的碳与吸入的氧结合 C. 丙酮酸分子中碳与吸入的氧化合
D. 丙酮酸的彻底分解
D
9.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
A. 细胞呼吸减弱 B. 细胞呼吸加强 C. 光合作用减弱 D. 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9.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
A. 细胞呼吸减弱 B. 细胞呼吸加强 C. 光合作用减弱 D. 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A
10. 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 A. 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 营养缺乏 C. 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 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10. 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 A. 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 营养缺乏 C. 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 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D
11. 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 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
A.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 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 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11. 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 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
A.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 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 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C
12. C6H12O6在细胞内分解到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 B. 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 不产生CO2 D. 反应速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12. C6H12O6在细胞内分解到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 B. 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 不产生CO2 D. 反应速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
13. C6H12O6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 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 丙酮酸 B. 乳酸 C. CO2 D. H2O
13. C6H12O6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 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 丙酮酸 B. 乳酸 C. CO2 D. H2O
D
14. 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 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 O2、CO2、乳酸 B. 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
14. 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 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 O2、CO2、乳酸 B. 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
B
16. 产生等量ATP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C6H12O6之比为( )
15. 消耗等量的C6H12O6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之比为( )
16. 产生等量ATP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C6H12O6之比为( )
15. 消耗等量的C6H12O6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之比为( )
1︰3
16. 产生等量ATP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C6H12O6之比为( )
15. 消耗等量的C6H12O6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之比为( )
1︰3
19︰1
17. 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比较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那一个大?( )
A. 1:1 B. 1:2 C. 1:3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
17. 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比较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那一个大?( )
A. 1:1 B. 1:2 C. 1:3
A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
17. 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比较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那一个大?( )
A. 1:1 B. 1:2 C. 1:3
18. 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过程中被消耗掉,则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是多少 ( )
A. 1:1 B. 3:4 C. 1:3
18. 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过程中被消耗掉,则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是多少 ( )
A. 1:1 B. 3:4 C. 1:3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酶
18. 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过程中被消耗掉,则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是多少 ( )
B
A. 1:1 B. 3:4 C. 1:3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酶
19. 右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试据图回答:
(1)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它们是_________的产物。 (2) 由A到B, CO2的释放量急 剧减少,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无氧呼吸
(1)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它们是_________的产物。 (2) 由A到B, CO2的释放量急 剧减少,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无氧呼吸
(1)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它们是_________的产物。 (2) 由A到B, CO2的释放量急 剧减少,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3) 由B到C,CO2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
(3) 由B到C,CO2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
氧气充足时, 有氧呼吸加强,释放CO2量增多。
(4) 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_____ 采取这一措施的 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 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_____ 采取这一措施的 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B点
(4) 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_____ 采取这一措施的 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这时有氧呼吸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无氧呼吸,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B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