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文档属性

名称 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21 21:0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一、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知识网络
1.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 ,增大 。
2.植物体物质的运输 导管的功能是向上运输 ,导管位于茎内的 部中。筛管向下运输 ,筛管位于 部中。
3. 植物蒸腾失水及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它由一对半月形的 控制开闭。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 ,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同时也可降低叶片表面 。蒸腾作用能提高 、增加降雨量,还能降低 。
1. (2009·泉州)种植庄稼要适时适量浇水、施肥。浇水、施肥是为了满足植物生活需要的( )
A.水和空气 B.水和无机盐 C.光和土壤 D.光和有机物
2. 右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11·襄阳)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是( )
A.导管 B.筛管 C.气孔 D.根毛细胞
4. 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木质部中有输导水分的筛管 B.木质部中有输导有机物的导管
C.树皮中有输导水分的筛管 D.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5. (2007·威海)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6 用显微镜观察撕下的蚕豆叶下表皮装片和蚕豆叶的横切面装片,可以看到右面有关气孔的两个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图b都是气孔的侧面观
B.图a、图b都是气孔的上面观
C.图a为侧面观,图b为上面观
D.图a为上面观,图b为侧面观
7. (2009·锦州)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看到的菠 菜叶横切面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标号5是___________。
(2)标号2、3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3)标号6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叫____________。 它的开闭受___________控制。
(4)分别撕取一小块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气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
8 (2010·长沙)下列不利于移栽植物成活的是 ( )
A.带土移栽 B.选择阴雨天移栽 C.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D.选择光照最强的时候移栽9. 在生物圈的碳一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为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绿色植物
10.(2011孝感)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
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
C提高呼吸作用的效率 D.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
11. (2010·威海)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二、植物的光合作用知识网络 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如淀粉),并释放出 的过程。
公式: +水 (储存着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 ;产物: ;
条件: ;场所: ;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为所有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 、 和 。
3.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 排到大气中,同时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浓度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
1. 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2.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3.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的场所。请据图回答:
(1)图中【A】__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
4. (2008徐州)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5 (2010·广东)下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的处理及结果示意图,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说明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B.说明叶片制造有机物需要光
C.说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6. (2011·南安)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
7.“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 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
8. (2011·广东)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 )
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三、植物呼吸作用知识网络
1.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用来构建 。
(2)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物的活细胞利用 ,将 分解成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的过程。
意义:释放出的能量是各种生物 的动力。 (3)呼吸作用是 生物的共同特征:只要进行生命活动,就需要不停地进行 。(4)生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结构是 。
2.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生物圈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和 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只有绿色植物的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释放补充大气中的 ,使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才得以维持。
1.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2. (2010·嘉兴)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3. (2008黄石)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的是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请根据此式回答问题或填表。
二氧化碳十水→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式① 式②
(1)式①表示的生理活动是___ 。(2)式②中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式①中的____ 。
(3)填写下表,简要比较绿色植物体内的这两种生理活动。
生理活动 原料 产物 进行的部位
式①表示的生理活动
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
4. (2011荆州)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D.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5. (2011·泉港区)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A.缺少肥力,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缺少氧,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6.我市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上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适时松土、施肥 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7. (2011·南安)“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新疆地区昼夜温度差大。而新疆“绿洲农业”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C.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8. 低温以及适当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延长果蔬的贮藏期,这主要因为该环境( )
A.能使呼吸作用旺盛 B.能使呼吸作用减弱
C.能够调节光合作用强度 D.使细菌等微生物不能生存
9.(2010·菏泽)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 ,此装置必须放在 的环境中。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 ,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 。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
(4)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 。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A. B. C. D.
(第13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