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相关的模型、书籍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恐龙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像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恐龙资料、玩具的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 
难点: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恐龙的相关资料及玩具、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或彩泥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一种恐龙玩具。 
提问:这是什么?它生长在什么时期?它是哪种恐龙?你还知道有哪种恐龙? 
学生发言。 
几名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玩具,到黑板前面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恐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2、播放课件,介绍恐龙相关知识。 
布置活动内容: 
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恐龙玩具都摆在桌子上,看哪组同学能摆出有意思的情节。(教师帮助各组调整一下恐龙的大小、种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认识恐龙特点、画恐龙世界做铺垫。) 
(二)探究式学习 
1、布置讨论题:这些恐龙各是什么种类,外形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样的线去表现? 
2、展示几幅用线写生的有一定情节的恐龙题材的作品,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随时演示几种恐龙身上纹理的表现方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像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恐龙的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 
难点: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或彩泥等。 
四、教学过程 
1、布置作业:学生用线写生恐龙。 
2、教师示范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3、自由表现? 
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4、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远古的恐龙 
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 
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 
教学反思:? 
本课的作业要求是根据相关影视、图书资料所获得对恐龙的了解,画一幅恐龙及其生活环境的想象画,观察是创作的前提条件,而恐龙在几百万年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需要通过图片或模型来了解它的外貌。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 
观察是创作的前提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形体特征,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组合,描画恐龙,化难为易,学习画画技能。学生在作业中画出一幅幅漂亮的恐龙图画。但时间安排不好,很多学生的作业只能课后完成了。对这一课教学,我还得调整改进,以实现优化,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完善我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