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解方程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方程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的开始阶段,也是由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起步阶段,在深入浅出地介绍方程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建模”、“化归”的思想方法,将对以后进一步学习代数内容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本节课主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等号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方程的基本解法,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方程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解方程有了一定的理解,一步方程基本没有问题,二步方程学生知道可以有两种解题方法1、求未知数X的值前,先求含有未知数的那部分的值,然后再求X的值;2、先化简,再求含有未知数的那部分的值,然后再求X的值;具体用哪种方法可根据具体的题目来定,本节课学习的是解三步方程,书本上采用的是先化简,再求含有未知数的那部分的值,然后再求X的值;其实如果学生掌握的比较灵活,那也可以先将含有未知数X的那部分看成是一个数,求其值,然后再求X的值。对于左右都有未知数的方程可能会存在解题的困难,需要学生将解题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而不是死板的模仿,对于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相信通过学习、模仿、训练能够求出方程的解,对于班级中的C类生来说,学习的困难会比较大,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关注。
教学目标 1、在会解简单的两步方程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解三步的方程。
2、掌握解三步方程的顺序和方法。
3、具有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4、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观点。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解形如 a X +b = c X 的方程。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化简形如 a X +b = c X 的方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 引出课题
1、口答解方程
(1) 5X=40 (2) X+7=10
(3) 3X—4=14(4)9×5—X=12
(5) 4(X—7)=24
2、下面括号中的x的值,哪个是方程的解?
9—2X=3 (X=2,X=3,X=,4)
(X+0.4)÷2.5=1 (X=2,X=2.1,X=2.4)
8X÷3=24 (X=1,X=3,X=9)
3、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方程。
板书课题:解方程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第2个口答请蔡志浩回答) 复习检验方程的解,巩固、强化养成检验方程解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23+X+18)÷2=30
1)分析:
师:解这个方程,应该先算哪一步?
生:先求23+18的和等于多少,使方程变成(41+X)÷2=30.
师引导小结:这样的方程,能化简的先化简,再想含有未知数的一项是一个什么数,用学过的解方程的知识来求方程的解。
2、(出示例题)7X+9-3X=17.8
师:解这样的方程关键是什么?
生:能化简的部分先化简,把三步方程转化成两步方程,然后再用学过的方法进行求解。
3、试一试:
(26+X-18)÷3=10
8X-4X+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集体核对,讲清解题算理。
引导学生小结:解这一类方程,要能化简的部分先化简,把三步方程转化成两步方程,再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把含有的X的项看成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步步求出解。
4、(出示例题) X+6=3X
1)师:思考:这个方程与前面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左右两边都有X。
师:碰到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2)交流解方程的方法:
如果未知数出现在方程的两边,关键利用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未知数放在方程的一边,然后求出方程的解。
试一试:解方程并检验。
9X-36=5X
学生尝试解方程,然后进行交流核对。
学生举手回答
同桌说说解方程的步骤。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举手回答
同桌讨论解决方法。
通过学生独立尝试解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质疑、寻求答案,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解三步方程与等式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方程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的更清楚明了。
三、巩固运用
1、直接写出得数。
9X+5X= B-0.4B=
a+4a= 5x+4x-3x=
2、解方程并检验。
(7+2.3-X)÷2=3.1
9X+19+7X=51
3+2X=5X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让学生熟悉解方程的格式与检验的格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的解方程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总结、巩固所学新知。
作业布置 练习册P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