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广泛的花边》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花边又称带状纹样或二万连续纹样,它的特点是纹样的连续性,一个单元纹样反复排列连续而成。花边的用途很广,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图案形式。本课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掌握图案的特点与规律,从中有所发现。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感受各种材料制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与感受,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和学科综合文化的学习后,已能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了。其中他们的美术创作及审美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面对新鲜事物他们充满了好奇,他们积极主动的吸收着外来的、新鲜的事物。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本课着重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挥的艺术天地和展现学生自我个性的艺术舞台。在画画、剪剪、印印、拼拼、贴贴中,通过多种绘画形式尝试多种制作材料。让学生在愉快地活动中去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教学目标:
1.认识花边的构成规律和形式美,了解花边的用途。
2.能通过绘画、剪贴等艺术方法创作出美丽的花边。
3.形成和提高用美术美化生活的意识养成对图案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花边构成、组合的特点和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会花边的制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注重课前活动。(因为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课上首先由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实物、资料等情况。
(二)、欣赏导入,初步感知:
我认为创作在于积累,而其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因此我在这里首先通过媒体出示欣赏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分析、花边的特点,总结出花边的概念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在这里我出示了三幅图片
先让学生们观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
师小结: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外形细长,花纹相同而又重复,象这样把相同的图案排成一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花边,也叫二方连续纹样。(板书课题)《花边》(二方连续纹样)
结合教师手绘的三条花边
讲解花边概念:以一个或几个最小的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方向重复排列延续形成的带状纹样。(课件总结图文并茂)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能看到花边?
1.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样有美丽花边的东西(实物出示)
2.花边除了现在,在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欣赏作用外,早在很多年前我国远古人制作的陶器(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新石器时代菱格纹彩陶瓮等)就是采用花边来作装饰。
3.后来花边又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服装、生活日用品上,成了中外收藏家争相抢购的工艺品。
4.今天,我们生活中也处处都有花边。如、在建筑、服装、板报、包装、玩具上都有花边的出现,更离不开它们的装饰。(课件欣赏)板书:用途广泛
5.课件花边欣赏分析花边图案:动物、人物、植物、几何图形等都行。
(三)出示课件、认识花边的基本规律:
1. 教师提供单位纹样:叫学生台前拼摆体会纹样排列方式不同会形成效果不同的花边,叫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花边纹样的基本排列规律。
2.出示课件教师小结:相同的纹样排列方式不同会形成效果不同的花边。
(四)、探寻方法 激情创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己去思、去想去感悟。
1、同学们要想制作一条美丽的花边你们说说可以有哪些好办法呢?(先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教师小结)
2、教师小结:示范并介绍制作方法:
(1)复制法:将折好的纸条反复对折,再在每一对折好的平面里放好复写纸,后在第一格纸面较重的画下要画的图案,展开后既是一条美丽的花边。
(2)拓印法:先用橡皮、萝卜等物刻好所要的图案纹样后,再用印泥逐个印到纸上。
(3)剪制法:将纸条反复对折,画好单位纹样用剪刀剪出。(出示教师纸剪的花边作品)
(4)电脑绘制法:在电脑“画图”程序中,先画一个单元
图形,再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花边。
问:哪种方法最快最方便呀用纸剪本节课可以纸剪为练习的重点。
(五)、了解书本知识,提出作业要求。
1.课件展示书中的作品图片
2、可参考书本中的资料或课件中的图案采用印、剪、拼贴等多种方法设计制作一条美丽的花边。
3、除了老师所教的方法外,也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来制作和设计。
(六)、学生作业展示,讲评
1、展示作品后让学生进行自评、再让学生点评。最后再进行教师讲评,总结。
在学生进行自评与点评时,我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所思、所想及感受。这是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因为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好口才和有推销自己的能力。美术人才及设计人员就应具备这一点。
2、课后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美来源于生活。我们不仅知道了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且还成了美的创造者。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剪贴的方法制作花边课下尝试用其他方法设计制作更多更好看的花边吧。
四、课后反思:
整堂课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主动。在各种制作的材料及绘画工具面前,他们显得得心应手,想出了各种点子来进行绘、制,有剪贴的、有拓印的,他们所绘、制的花边虽然还很幼稚,可是却从中看到了童真、童趣。
每位学生都有很强的想象与创造的能力。想象是儿童的天赋、也是儿童最宝贵的财富,想象更是绘画创作的源泉。但要求想得有意义、有意思,那还得有教师正确的启发与引导。在这节课里我让他们从生活中收集资料,再到欣赏中得到切实的体验。并要求他们把对生活中的感悟、体验给表现出来,在这里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通过欣赏在轻松的氛围申,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到了花边,后再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他们进一步的认识花边的作用。再从课件中进一步更深入的了解花边的历史,及其用途的广泛性。在课件中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从浅入深,从视觉上的最初感受,到实物形态之间的联想,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感受、理解、到表达、表现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打开想象创作的翅膀。使学生们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些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灵,诱发了其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创作出有想法、有内容、有意义和意思的作品。从而使他们的纯朴、率真的个性得到自然流露。便学生们愿意参与、敢于表现、懂得欣赏,并逐渐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用正确的审美的能力去理解和看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美的东西。去发现美的东西,创作出美的别具特色而又有个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