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1 10:2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P72-73,连加连减。
教学设想: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编排的。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只需一步计算,而连加、连减要分两步计算,第一步先求前两个数的加(减),第二步再用第一步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减)。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连续两步的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又往往看不到第一步的得数,所以计算第二步的时候会发生困难。教材的编排考虑到了这一点。例题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小鸡图,又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运算顺序并注明第一步的得数,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为学生继续学习加减混合运算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表达图意,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现在,让我们一起做一组练习,请接题。
?全班学生进行平板运算。.
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上面一道题的得数就是下面一道题的第一个加数。(教师适当引导)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教学例1:
(一)教学连加:
1、出示情境图。
2、请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列算式。
4、读读算式。
5、算式表达的意义。
6、运算顺序。
7、小结。
2.教学例2:
(二)连减教学:
 1、出示情境图。
2、请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列算式。
4、读读算式。
5、算式表达的意义。
6、运算顺序。
7、小结。
与连加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最后的运算顺序请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三、巩固深化
1.看图说图意,列式。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学生在平板上面完成,教师点评,结论。
2、计算连线。
723900381000
四、思维拓展
①连加。
②小狗排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加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