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小鸡的一家》
教学内容:
演唱《小鸡的一家》
教学目标:
掌握歌曲节奏,独立带节奏的朗读歌词;
有感情地独立演唱歌曲;
视唱歌曲简谱;
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动作编排。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前八附点的节奏型,并掌握;
二、认识休止符,并理解其含义;
三、用肢体语言表演歌曲中的角色。
课前准备:
将音乐凳分为三大组,每组中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以此来准备公鸡、母鸡、小鸡的角色)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稳定课堂秩序。
导入:
课件出示房子的图片,问:“看到房子,你们会想到什么?”由此引出家庭的概念。
1.给学生讲故事
故事如下:在很久很久以前,小鸡的一家住在森林深处的一所房子里。他们一家三口过着开心快乐的生活,鸡爸爸每天很早就起床,“喔喔喔”地叫着(教师学做公鸡打鸣的动作),提醒着人们该起床了,样子十分的神气。鸡妈妈每天都会跳进鸡窝生鸡蛋,并且每次生完鸡蛋都会跳出鸡窝,“咯咯咯”地叫着,报告好消息(教师学做母鸡跳出鸡窝,咯咯咯叫着的动作)。小鸡呢,它呀,也非常的勤快,他每天都会跑东跳西的找虫子吃(教师学做小鸡跑东跳西找虫子吃的样子),日子过的既充实又快乐!
这就是小鸡幸福的一家,今天就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一下充实又快乐的生活吧。
(讲故事时,讲到哪个角色,就播放哪个角色的PPT图片)
二、播放歌曲《小鸡的一家》
1.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欢快情绪;
2.问:“公鸡、母鸡和小鸡他们的叫声分别是怎样的?”
“他们走路的姿势是怎样的?”
(在学习叫声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相关的动作)
老师将它们的叫声加上节奏,教学生读出来。(边读边拍手,注意强弱对比)
聆听歌曲,学习歌曲节奏
1.再次播放歌曲,教师带领学生拍打歌曲节奏;
2.提问:“歌曲是几拍子的?”;
3.告知学生4/2拍的节奏强弱变化规律;
4.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并着重讲解“附点音符”的概念。
5.在歌曲结尾处,休止符的含义和运用要详细给学生介绍。(我采用的是在休止符处吸一口气的办法,帮助学生停顿)
三、学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
教师弹伴奏,学生跟唱。(哼唱即可)
教师单句教唱(2遍);
教师弹伴奏,学生独立演唱。
三组学生分角色演唱:一组:公鸡;二组:母鸡;三组:小鸡(演唱时,加上每个角色的动作。教师引导学生用场景记忆歌词)
全班齐唱歌曲。
视唱歌曲简谱
1.在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之后,再进行简谱的教学。这样更便于低年级的同学接受。
2.教师单句教唱歌曲旋律(3遍);
3.学生试着独立视唱歌曲旋律。
五、歌曲中加入打击乐器,集中学生注意力
1.给学生发放打击乐器,如:双响筒、木鱼、碰铃等;(发给一个组的学生)
2.持有乐器的学生在公鸡、母鸡、小鸡发出叫声的时候敲击乐器;未持乐器的同学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引导歌曲的节奏强弱变化)
3.每组轮换,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够轮到乐器。
4.表演完毕后,收回乐器。
六、表演《小鸡的一家》
1.师:“看来我们的小朋友已经被小鸡一家的快乐心情感染了,你们能不能边唱边表演呢?”
2.三大组的同学,根据学唱歌曲时的安排,每组表演一个角色。
3.播放歌曲视频,学生跟唱歌曲,并根据歌词情境做简单动作。(教师引导)
4.请表演的比较好的同学上台来展示。
5.全体学生边唱边表演。
七、小结
小朋友们真厉害,大家唱的好,演的也很棒!今天小鸡的一家跟大家玩得非常开心,刚刚鸡妈妈告诉我,她非常喜欢大家,希望大家以后常去她家做客。还有花小鸡,它非常舍不得大家,让我转告大家。希望大家回到家中,也要像它一样勤快,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你们做的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