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2.2计算机优化 课件(1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2.2计算机优化 课件(13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1-11 19: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计算机优化
a安装操作系统
b安装应用软件
c系统的优化
卸载应用软件
磁盘清理
修补漏洞
系统还原
4、计算机安全的防护
a计算机安全的含义
b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c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它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
病毒征兆
1)在特定情况下屏幕上出现某些异常字符或特定画面;
2)文件长度异常增减或莫名产生新文件;
3)一些文件打开异常或突然丢失;
4)系统无故进行大量磁盘读写或未经用户允许进行格式化操作;
5)系统出现异常的重启现象,经常死机,或者蓝屏无法进入系统;
6)可用的内存或硬盘空间变小;
7)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出现工作异常;
8)在汉字库正常的情况下,无法调用和打印汉字或汉字库无故损坏;
9)磁盘上无故出现扇区损坏;
10)程序或数据神秘的消失了,文件名不能辨认等。
预防
1)注意对系统文件、重要可执行文件和数据进行写保护;
2)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数据;
3)尽量不用软盘进行系统引导;
4)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5)使用新的计算机系统或软件时,要先杀毒后使用;
6)备份系统和参数,建立系统的应急计划等。
7)专机专用。
8)利用写保护。
9)安装杀毒软件。
10)分类管理数据。
特点
繁殖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正常程序运行的时候,它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征是判断某段程序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1.Creeper(1971年)
最早的计算机病毒Creeper(根据老卡通片《史酷比(Scooby?Doo?)》中的一个形象命名)出现在1971年,距今以后42年之久。当然在那时,Creeper还尚未被称为病毒,因为计算机病毒尚不存在。Creeper由BBN技术公司程序员罗伯特?托马斯(Robert?Thomas)编写,通过阿帕网(?ARPANET,互联网前身)从公司的DEC?PDP-10传播,显示“我是Creeper,有本事来抓我呀!(I'm?the?creeper,?catch?me?if?you?can!)”。Creeper在网络中移动,从一个系统跳到另外一个系统并自我复制。但是一旦遇到另一个Creeper,便将其注销。
2.熊猫烧香(06-07年)
熊猫烧香是一种经过多次变种的蠕虫病毒,2006年10月16日由25岁的中国湖北人李俊编写,2007年1月初肆虐网络。这是一波计算机病毒蔓延的狂潮。在极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感染几千台计算机,严重时可以导致网络瘫痪。那只憨态可掬、颔首敬香的“熊猫”除而不尽。反病毒工程师们将它命名为“尼姆亚”。病毒变种使用户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同时,该病毒的某些变种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进而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企业局域网瘫痪,无法正常使用,它能感染系统中exe,com,pif,src,html,asp等文件,它还能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进程并且删除扩展名为gho的备份文件。被感染的用户系统中所有.exe可执行文件全部被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
3.OnlineGames系列盗号木马
这是一类盗号木马系列的统称,这类木马的特点就是通过进程注入盗取流行的各大网络游戏(魔兽,梦幻西游等)的帐号从而通过买卖装备获得利益。这类病毒本身一般不会对抗杀毒软件,但经常伴随着AV终结者、机器狗等病毒出现。
防治
1)隔离来源
2)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