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22 09:1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活动一、寻找教室里的纸蝴蝶
1、粘贴在什么环境下的蝴蝶幸存下来?
2、这对蝴蝶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3、你能从这活动中得到什么结论?
活动小结
活动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表现
生物形态结构上的适应
生物生理特性上的适应
生物行为生态上的适应
奇招一、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隐藏
北极熊
利于捕食
利于避敌
云豹
Go back
稚鸡
舟蛾
青蛙
树蛙
雷鸟
保护色的特点
1、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2、不易识别
奇招二、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防止误伤
警告
Go back
荔蝽(三龄若虫)
黄蜂
夜蛾幼虫
刺蛾幼虫
箭毒蛙
海葵
警戒色的特点
1、色彩鲜艳,易于识别
2、具有恶臭、毒刺或毒毛
奇招三、拟 态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利于避敌、捕食
迷惑
Go back
鹿蛾
枯叶蝶
枯叶螳螂
舟蛾
沙漠竹节虫
枯叶蛾
尺蠖
兰花螳螂
叶蝉
拟态的特点
1、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2、不易识别
思考:
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
三者保护性适应都是在进化过程中:
1、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
2、都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特点
每种生物对它生活的环境普遍具有:
一定的适应性,否则就要被淘汰。
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不适应
疑难解析1:
这只昆虫是保护色还是拟态?
如何区分?
保护色只有体色相似,拟态除体色外,还有体态与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马达加斯加败叶螳螂
某种螳螂的若虫,数一数,共有几只?
  除看色彩外,还应看是否具有恶臭或毒刺(有无较强防卫能力)。如有则为警戒色,否则为拟态
疑难解析2:
如此鲜艳的色彩,犹如鲜花一般,是警戒色还是拟态?
老虎身上的斑纹属于哪种适应现象?
应用练习1:
总 结
生 物 与 环 境 之 间 是 相 互 作 用 的,它 们 是 一 个 不 可 分 割 的 统 一 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