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哦,香雪(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授课:古语老师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2005010301RB1010602HRX
理解人物形象,体悟作者意旨。
壹
结合课文内容,探究其艺术特色。
贰
学习目标
理解人物形象,体悟作者意旨
香雪与其他姑娘一样,也对火车上的人和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现代化的文明有着十分热烈的向往和追求。所不同的是,香雪更看重的是书包等学习用品,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得她的关注点不同于别人,显现出她的勇敢和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所在。
美丽、淳朴
倔强、自尊
勇敢、有追求
香雪
貌美、心纯、性坚
人物形象的特征
结合课文内容,探究其艺术特色
小说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刻画人物性格,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下:
(1)香雪刚从火车上下来,站在西山口(72自然段),作者从香雪的视觉着眼,描写了一种景色,其特点是“空旷”,用以烘托香雪孤单和害怕的心理。
1
出色的景物描写
(2)“满月升起来了……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73自然段):作者描写的是一种皓月当空的景色,为下文描写香雪端详铅笔盒这一细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香雪想到“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娘会怎么说”(76自然段)的时候,作者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当时的情境,表现了香雪内心的彷徨和不知所措。
艺术特色
(4)香雪在战胜了自己的内心以后(77自然段),文中出现了一幅用拟人手法描写的图景,将小溪人格化,烘托了香雪高昂的情绪、欢快的心情。
(5)“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应”(81自然段),拟人又双关,一层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层暗指古老的大山被这现代文明唤醒,与姑娘们共同呼唤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
艺术特色
本文的象征手法主要用于点明背景、烘托主旨。有以下几处:
(1)小说开头提到“火车”和“铁轨”,象征着现代文明。用在开头的条件复句中,夸张地描写出台儿沟的闭塞,点明背景,为下文的火车的经过做出铺垫。
2
象征手法的运用
(2)第三自然段写到火车的开通,以“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象征现代文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象征现代文明与台儿沟擦肩而过,描写了台儿沟的人眼睁睁看着火车从台儿沟通过却不能享受它带来的好处时的惋惜和无奈,反衬下文描写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所带来的影响。
艺术特色
(3)文中具体描写到了凤娇和“北京话”做生意,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北京话”象征着现代都市文明,实质上表现出乡村里的姑娘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向往,起到了烘托主旨的作用。
艺术特色
(1)叙述角度:作者选取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从她们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活动中发掘出时代思潮的波澜。
(2)叙述结构:作者并没有以情节为线索展开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情节加以组合。作者极力挖掘出的“一分钟”,将香雪们对新生活热切的追求丰富而又细致地包含在内;精心选择典型事件,并加以排列、组合,浓缩集中于客观的一分钟内,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叙事时,对香雪夜归的情景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抒情达到高潮。
3
得当的叙述方法
艺术特色
主题归纳
这篇小说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姑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表现了山村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以及欲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赞美了山村姑娘们的自尊自爱。
学习小结
理解人物形象,体悟作者意旨
壹
结合课文内容,探究其艺术特色
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