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探界者”钟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授课:古语老师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2006010301RB10209HRX
了解本篇通讯的写作背景和有关钟扬的资料信息。
壹
整体感知文本。
贰
学习目标
叁
探究写作特色。
了解本篇通讯的写作背景
和有关钟扬的资料信息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发表于2018年3月26日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雨婷。2019年2月1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公布,钟扬爱岗敬业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他不忘初心、舍弃小我、坚韧不拔、传道授业的品质,在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也都需要像他学习,在自己生命的广度和宽度的边界不断探索、延伸,让人生变得更富有价值和意义。
人物信息
钟扬,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号,他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同年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
资料链接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钟扬颁奖辞——立心天地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整体感知文本
初读本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题目“探界者”该如何理解?体现了钟扬怎样的精神境界?
1.“英雄”少年
“探界者”是对钟扬的形象和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线索,充分体现了钟扬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价值意义和精神追求。
人物形象
→不安分
→坚定乐观
→探学习工作之界
2.
种子达人
→“钟大胆”
→爱岗敬业
→探植物学之界
3.科学队长
→愿意教人
→热心于科普
→探科普之界
4.“接盘”导师
→“暖”
→探教书育人之界
→担当关爱
5.生命延续
→先锋者
→探生命之界
→牺牲忘我
探究写作特色
本篇人物通讯围绕三个小标题精选材料,呈现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身份的主要事迹和成就,所述之事表面上较为零碎,但作者用“探界者”将所有材料贯穿在一起,集中展现了钟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不息追求,诠释了“时代楷模”的精神品质。层次分明、结构紧凑,中心主旨突出、立意高远。
1
得当的行文手法
写作特色
本文选取一系列真实事例,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多角度表现了钟扬的精神。比如,文中多次提到拉琼对钟扬事迹的评述,属于侧面描写。拉琼是钟扬的学生,经常和钟扬一起工作,非常了解钟扬,借他之口来评述钟扬,更客观,也更可信。再如肖像描写,“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磨白”、“晒变色”说明他在西藏工作的时间之长,“长期痛风”说明他体力透支之大,体现了他执着于事业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2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作特色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贴切自然、生活化甚至于接近口语的语言,真实再现了多个场景和画面,尤其是人物语言,非常合乎人物的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特定心情和特定的说话对象,恰到好处地突出了钟扬的品质和精神。
3
简洁质朴的语言
写作特色
主题归纳
本篇人物通讯报道了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备尝艰辛,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的事迹,展现了他心系科学、情系祖国、胸怀人类,在科学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的奉献精神。
学习小结
了解本篇通讯的写作背景和有关钟扬的资料信息。
壹
整体感知文本。
贰
探究写作特色。
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