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同步课件(共11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10.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同步课件(共11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1 14:1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以工匠精神
雕琢时代品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授课:古语老师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2006010301RB1021002HRX
吃透文本,学会用以自己之言概括论证思路。

学会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学习目标
吃透文本,学会以自己之言概括论证思路
课内思考
1、阅读文本,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开宗明义,点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引用《说文解字》里的观点,点出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追寻因果,层层深入,分别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2、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论述思路。
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借用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所不同的现实,由此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拓展延伸
请分析下列一段文字的论证思路。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首先提出论点,然后用航天员训练的事例加以论证,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提炼升华,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
学会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课内思考
1、阅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如何充分运用论据来论证自己观点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所选用的理论论据都是围绕它展开论证的。如引用《说文解字》的观点,点出了什么是工匠精神;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证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言论,围绕论点加以分析论证,论述出时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彰显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拓展延伸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甚至对它进行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
文中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什么观点?
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的流传十分广泛。
拓展延伸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但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文中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学习小结
吃透文本,学会用以自己之言概况论证思路

学会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