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说课课件+说课稿(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说课课件+说课稿(共21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1 11:35:31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1大自然的声音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遵循文体特点
关注单元主题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作者从听觉入手,借助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说学情
关于文本
语文知识的学习从字词上升到句段,学习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和“学表达”
存在困难
缺少自主学习的方法。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阅读速度慢,抓不住关键词句。
阅读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思维的起步阶段,从模仿性想象到创造性想象过渡,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
第二课时:能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试背2、3自然段。
教学重点:能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重点词句突破法、读中感悟法
教法
学法
以读促悟法、小组合作交流
、读写结合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二)精读感悟
品味“美妙”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二)精读感悟
品味“美妙”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二)精读感悟
品味“美妙”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二)精读感悟
品味“美妙”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三)合作探究
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三)合作探究
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三)合作探究
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三)合作探究
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四)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
(四)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理论依据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美妙


动物



对比
拟人
顶真
谢谢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课《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说教材】本单元主题为“我与自然”,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句子。学会留心生活,及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作者从听觉入手,借助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思维的起步阶段,从模仿性想象到创造性想象过渡,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语文知识的学习从字词上升到句段,学习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和“学表达”,但是缺少自主学习的方法。
【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学情,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和教学内容,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用两课时进行教学。下面我着重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说教学重点】能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生动。
【说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我采用重点词句突破法和读中感悟法;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用到的学法有:以读促悟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和读写结合法。
【说教学过程】为了更好落实语文要素,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精读感悟,品味“美妙”——合作探究,学以致用——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这样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一中心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品析赏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出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一中心句,问:同学们,课文写出了哪些美妙的声音?用框架图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这样做,既检查了上一课时对课文结构的掌握情况,又为后面教学奠定基础。
(二)精读感悟,品味“美妙”
一堂课时间有限,教学不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大胆缩减、整合课堂教学环节,打造简约课堂、高效课堂。因为本文语段结构相同,所以我把第二自然段设定为学法指导段落,3、4自然段则小组合作辨思、自主探究,注重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
(三)合作探究,学以致用
在感受完风的美妙之后,我和学生一起,及时小结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示3、4自然段的自学提示,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发放学习单,开展自助式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设计的学习单,读写结合。这样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开放课堂,把时间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由读到写,学以致用。
在小组汇报时有所侧重,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水声由小到大,水流由少到多的变化,通过有层次的朗读,体味水声的变化。而第4自然段,动物的歌声则体现在仿写的分享。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课内所学最终向课外延伸。我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精心设计了“与你分享、阅读推荐”的作业单,通过摘抄句子、分享声音、片段仿写、推荐书目等方法,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构建三维一体的阅读体系。
【板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对比
美妙

拟人

顶真


动物



精美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本课的板书设计紧紧围绕“美妙”,用主板书和副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凸显课时目标,能将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清晰直观地传递给学生,努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到提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