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或
C. D.或
2.下列不等式的解集是空集的是
A.x2-x+1>0 B.-2x2+x+1>0 C.2x-x2>5 D.x2+x>2
3.不等式的解集为( )
A.或 B.或
C. D.
4.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为( )
A. B. C.3 D.
5.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6.设,则“”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若不等式对一切实数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或 B.或
C. D.
8.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已知集合,,则______.
10.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
11.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_____.
12.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______.
三、解答题
13.求不等式的解集.
14.解下列不等式:
(1);
(2).
15.已知,,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6.命题;命题
(1)若时,在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求出实数a,b的值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解得结果.
详解:
与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为:,
如图函数图象开口向上,与轴的交点为:,,
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属于基础题.
2.C
【解析】
试题分析:A 开口向上, ,所以解集是 空集;B解集为 ;C变形为 开口向上,,所以解集是空集;D ,解得
考点: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A
【解析】
化成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等式化简为:
解得:或.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关键在于准确求出二次函数的零点.
4.B
【解析】
因为,所以利用韦达定理求出后可得的值.
详解:
,故方程必有两根,
又根据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差的绝对值的计算,我们常用来计算两根差的绝对值,本题属于容易题.
5.D
【解析】
运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来求解,可以先因式分解,结合图像来求解集.
详解:
不等式可以因式分解为,又因为其图像抛物线开口向上,要求大于或等于零的解集,则取两根开外,故不等式的解集为,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较为简单.
6.A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得,不等式,解得或,
所以“”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故选A.
考点: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定.
7.C
【解析】
分和两种情况讨论,结合题意可得出关于实数的不等式组,由此可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于不等式对一切实数都成立.
当时,可得,解得,不合乎题意;
当时,则,解得.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数集上恒成立求参数,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8.A
【解析】
由题可得2,3为的两根,利用韦达定理算出的关系式,再将换成同一参数再求的根即可.
详解:
因为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且2,3为的两根.
根据韦达定理有 ,故,故可写成
,因为所以
解得或,即
故选A.
【点睛】
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为二次函数的零点,注意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影响不等式的取值在区间内还是区间外.
9.
【解析】
先求集合,然后求即可.
详解:
解:由,得,
所以,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10.
【解析】
将所求不等式变形为,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将原不等式变形为,等价于,解得.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的求解,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
【解析】
先由题意得到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的解集得到和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
因为不等式等价于,
又其解集是,
所以和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
因此,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由不等式的解集求参数的问题,熟记三个二次之间关系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2.
【解析】
利用二次不等式解集与二次方程根的关系,由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二次方程的根,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和的值,得到答案.
详解:
因为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所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解得,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不等式解集和二次方程根之间的关系,属于简单题.
13..
【解析】
因为方程的根是函数的零点,先求出方程的根,再根据函数图象得到的解集.
详解:
对于方程
则
所以它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得.
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结合图象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4.(1);(2).
【解析】
(1)原不等式可化为,然后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解出即可;
(2)原不等式可化为,等价变形为,解此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
(1)原不等式可化为,解得,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
(2)原不等式可化为,等价于,解得或.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5..
【解析】
先化简命题和,再根据已知得到a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得解.
详解:
解:由题得命题: ,或,
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或,即或,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必要不充分条件和不等式的解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基础题.
16.(1);(2),.
【解析】
(1)若在上恒成立,则;
(2)由题意可知的解集是
详解:
(1)若在上恒成立,
则,
所以有,
所以实数的范围为;
(2)或,
根据条件的解集是,
即方程的二根为2和3,
根据韦达定理有,
所以,.
【点睛】
(1)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同一个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2)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与二次不等式统称“三个二次”,它们常结合在一起,而二次函数又是“三个二次”的核心,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贯穿为一体.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密切联系图象是探求解题思路的有效方法.
_21?????????è?????(www.21cnjy.com)_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