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1 18:2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4.1
光的折射
知识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的概念;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以及折射现象的应用;
3.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及光路图的作法.
情境导入
思考:从岸上看,为什么会觉得水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要浅?
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
[活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
使激光束沿不同方向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现象: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使激光束沿竖直方向由空气射入水中.
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α
γ
A
O
B
空气

N
N'
AO
——
入射光线
OB
——
折射光线
NN'
——
法线
∠α
——
入射角
∠γ
——
折射角
光的折射特点: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光路会和从空气射入玻璃中一样,只是方向改变.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规律简记为:
三线共平面,
法线居中间,
两角不相等,
空气中角大.
光的折射现象
s
S′
“刺鱼”游戏:
用筷子向水中的玩具小鱼刺去,为何每次都瞄准了,小鱼也没动,你却刺不中?
分析: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看到的鱼的像比实际位置偏高,也就是看到鱼儿变浅了.
光的折射现象
在空的碗里放一枚硬币,使硬币刚好被碗口边缘挡住而看不见,
再向碗中倒入水,又看到了硬币,你能否解释其中的原理?
光的折射现象
把一只筷子斜插入水杯中观察现象.
结论:筷子被折断和光的折射有关.
光的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的形成.
结论:海市蜃楼的形成和光的折射有关.
反馈练习: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射入______时发生的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像.


空气
折射

实深
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则(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反馈练习:
B
反馈练习:
3.某同学归纳了光学知识的一些规律,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反馈练习:
4.当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
)
A.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传播速度一定会发生改变
D.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减小
C
反馈练习:
5.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可能为(
)
A.0°
B.23°
C.32°
D.45°
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
D
反馈练习:
7.平行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则折射角(
)
A.仍保持不变
B.将逐渐减小
C.将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将逐渐增大,并有可能大于入射角
C
反馈练习:
8.画出光从空气斜下面的玻璃时,光传播的大致路线.
反馈练习:
9.鱼儿在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只有瞄准看到鱼的
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因为从鱼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
,折射光线
远离法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逆着折射
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的
像,它的位置
比鱼的实际位置
.
反馈练习:
10.潜水员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它变高了还是变矮了呢?
三线共平面,
法线居中间,
两角不相等,
空气中角大.
光的折射现象:
筷子变折、天上的彩虹、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作业:完成课时作业本相应习题.
要求:字迹工整,表述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