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22 12:1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7海南卷)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
2.(2008上海历史,B组)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启蒙运动兴起②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③攻占巴士底狱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3.(2008上海历史,B组)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
4.(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1870年由法国人主动发起的在历史上被称为“最愚蠢的一场战争”的是
A.七年战争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5.(2008年广东单科)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A审判重大案件 B行政管理 C批准征收新税 D制定法律
6.(2008江苏)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7.(08海南历史)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8.(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9.(2009宁夏辽宁文综)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10.(2009广东历史卷)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 “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1.(2009高考上海单科)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12. (2009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13、(10年广东卷)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14、(10年四川卷)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5、(10年上海历史卷)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 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16、(10年重庆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①成立立法议会②颁布《人权宣言》③推行全国限价④发动热月政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10年全国卷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18.(2011年安徽省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恶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19.(2011年广东省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21.(2011年海南卷)(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11.解析:C。路易十六是法国大革命中被推翻的国王,“14日”改写了法国历史,应该是指法国大革命中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因为这一事件标志了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12.解析:D。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德国成为一个工业国,其主要原因是统一的完成。
13.解析:“1873年”,“不喜欢共和政体”。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答案:A。
14.解析:D。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D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
15.解析:A。清廷忙于抗击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时期,普法战争史1870年,中英签订通商协议在1840鸦片战争后。法国大革命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5-1795年在位。
16.解析: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立法议会成立在1791年,《人权宣言》1789年颁布,因此排除①②。
17.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俾斯麦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故选B。其他与题干无关。
18、B
19、B
20、B
21、答案:(1)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个人服从公共意志。(4分)(2)理论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主主权理论;启蒙了民主平等思想。“人民主权”概念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有时可能导致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在近现代,直接民主不具有全面实施的可行性。(5分)实践上: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但雅各宾派专政过激的一面也与之有密切关系。(3分)